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I.)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干果树种,其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2004年我国板栗的产量达到80万吨,占世界栗类总产量的71.7%。板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植物,雌雄花的比例状况对坐果率及产量有着重要影响。我国作为板栗生产大国,虽然在板栗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对板栗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雄花量过大、雌花量不足(雌雄花比例通常为1:2000~1:3000)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单产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板栗花芽分化规律,探索人工调控花芽性别分化技术,是目前板栗栽培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本论文以板栗主栽品种“泰山一号”、“石丰”和“大红袍”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板栗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ZT、GA3、IAA和ABA的变化及其与花芽性别分化的关系,以期为板栗花芽性别分化调控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调控技术的开发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秦岭北坡板栗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是冬前雏梢分化期和冬后雏梢分化期。花芽分化进程可分为冬前花序原基分化期(9月15日至11月15日)、休眠期(11月15日至翌年1月15日)、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2月1日至3月1日)、花簇苞片原基分化期和花簇原基分化期(3月1日至4月初),其中冬前、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对板栗花芽性别分化的影响较大,是进行合理控制的关键时期。(2)板栗花芽分化过程中,ZT的含量呈现双峰曲线的变化。ZT自9月中旬逐渐升高,并于11月中旬达到第1个峰值后开始下降,休眠期降至最低水平。休眠期过后ZT含量再次升高,于翌年1月中旬达到第2个峰值。ZT含量在冬前花序原基分化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板栗花芽分化过程中,GA3的含量总体呈“M”字形变化。GA3含量自9月中旬逐渐升高,于冬前花序原基分化期(10月中旬)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休眠期降到最低;休眠过后又开始升高,于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2月中旬)重新达到峰值。(4)板栗花芽分化过程中,IAA的含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IAA含量自9月中旬开始逐渐上升,并于翌年3月中旬花簇原基分化期达到最大值。(5)板栗花芽分化过程中,ABA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ABA含量从9月中旬快速上升,并于冬前花序原基分化期(10月中旬)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翌年3月中旬花簇原基分化期降到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