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太赫兹频段的高性能天线需求日益迫切。可重构阵列天线凭借其高增益,高带宽,波束扫描和波束合成等特性受到极大的关注。液晶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大范围介电常数可调特性的材料,可以用于构造毫米波及太赫兹可重构反射阵列天线。本文围绕基于液晶的电控可重构反射阵列天线设计,开展了液晶反射式移相器设计与制作、偏置电压线布局、二维波束扫描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双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太赫兹频段的高性能天线需求日益迫切。可重构阵列天线凭借其高增益,高带宽,波束扫描和波束合成等特性受到极大的关注。液晶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大范围介电常数可调特性的材料,可以用于构造毫米波及太赫兹可重构反射阵列天线。本文围绕基于液晶的电控可重构反射阵列天线设计,开展了液晶反射式移相器设计与制作、偏置电压线布局、二维波束扫描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双偶极子结构的移相单元,设计了Ka波段的二维波束扫描反射阵列天线。天线的中心频率为36 GHz,阵列单元为20×20,阵面口径为71.2mm×71.2mm。仿真结果表明,工作频段为36 GHz时,天线E面主瓣最大增益为24.1 d Bi,3 d B波束带宽为7.5°,扫描范围可达±60°。天线H面的扫描角度为±60°,3 d B波束带宽为7.4°,不同扫描角度下的增益变化范围为20.7 d Bi-24.1 d Bi。在毫米波波束扫描天线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太赫兹频段的反射式移相器研究。分别设计了基于开槽与双偶极子结构的反射移相单元,并制作了样件进行了移相性能测试验证。其中采用开槽结构的移相器,驱动电压0-10V情况下,在380.2-396.3 GHz频段内可实现超过200°以上的相移,最大相移为241.1°@390.6 GHz;采用双偶极子结构的移相器,在0-10 V的电压驱动下,分别在96.2-101.4 GHz和340-341 GHz频段内实现了360°以上的相移,最大相移分别为450°@99.8 GHz和361°@340.1 GHz。360°的移相单元为设计太赫兹频段的可重构天线奠定了技术基础。为了在太赫兹频段实现二维扫描,减少偏置电压加载线对反射阵列产生的负面影响,设计一种基于子阵列结构的馈电布线方案。详细分析了馈电线数量和走线布局对移相性能的影响,经过多种结构方案设计、对比与优化,最终确定子阵列为3×3结构,大反射阵列为10×10,面积为32.7 mm×32.7 mm。为了验证方案,制作了阵列中具有不同馈电线数量和布局的三种典型移相器样件。测试结果表明三个样件,在0-10 V电压驱动下,均可在4 GHz的带宽内实现360°以上的相移。为了减少液晶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对仿真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采用液晶分块方法的改进移相器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设计与实验结果的最大相移差值降低了90%,有效提升了仿真设计精度。
其他文献
众多核集成是高性能处理器的发展趋势。随着片上核数的不断增长,任务调度和映射问题对处理器的实际性能和能效影响越来越显著,成为多核体系结构优化研究的重点。论文以课题组研发的一款面向密集信息处理类应用的异构多核处理器为载体,在研究并优化其动态调度和任务分配机制上,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动态任务调度器。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对项目组已有的异构多核动态任务调度器进行优化设计。在分析讨论已有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以
卫星通信技术因其传输距离远、通信质量高、对环境要求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交通、国防、电视直播等领域,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对整个通信系统传输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卫星通信网络,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调制解调技术是整个通信系统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选择的多样性导致了调制解调器的种类繁多,对通信系统的研制和维护等环节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根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孕妇的数量逐渐增多,胎儿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受关注的热点。然而,在孕妇怀孕和分娩期间,胎儿的健康状况难以实时监测,一些胎儿可能会产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导致胎儿出现疾病、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在妊娠期对胎儿进行实时监护成为了时下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在医院等固定场景商业化广泛使用的是超声多普勒设备,但体积较大、使用难度大,并且超声波产生的多余能量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不适合孕妇
随着传统CMOS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带来的短沟道效应和量子隧穿,使得以CMOS为核心的集成电路设计趋于物理极限,发展了半个世纪的摩尔定律即将失效。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是一种全新的纳米器件,它具有极低的功耗、更快的开关转换速度,是CMOS技术之后极具潜力的纳米级器件的候选者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已经在QCA电路设计上取得了不错的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老龄人口人数的不断增加,同时因子女忙于生计而无法陪伴老人,大多数老人只能独居生活,意外跌倒已经成为威胁老人健康的几大危害之一。为了减少老人意外跌倒后没能及时医治所带来的危害,现代家庭对跌倒检测系统有着迫切的需求。随着监控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的快速发展,利用监控摄像头结合计算机视觉的跌倒检测方法具有智能、便捷以及可靠等优势,它已成为检测跌倒行为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将结合计算机视觉
超表面是二维的亚波长单元阵列,可用于调控电磁波的波前分布、功率强度、偏振分布等。早期的超表面主要由相同结构的单元周期性排布而成,随着超表面研究的发展,可以对超表面单元的结构参数进行调制。合理设计阵列单元的振幅和相位响应分布可以使超表面具有包括反射、折射、聚焦、波束转向和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生成等多种电磁波前分布调控功能。在具备复用功能的超表面器件方
在全球信息化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使得信息安全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RSA算法作为一种非对称算法,凭借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信息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安全需求以及计算机算力的不断提高,RSA算法需要采用大位宽密钥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加密更多信息,但是大位宽密钥会显著降低加解密的效率。因此,RSA算法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于提升计算速度和吞吐量,针对这两方面研究的
人工智能是一门致力于模拟和拓展人类思维的新兴学科,其旨在通过众多技术手段,来模拟人类思维以及学习事物的过程,从而使得计算机能最终代替人类工作。机器学习作为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的工具,常常被用以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映射关系,并因其卓越的表现,被推广应用于量子信息科学领域,例如机器学习辅助的量子纠缠识别、量子传感增强、多比特量子信息读出,多体系统模拟以及量子纠错码解码器构建等。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重要技
太赫兹的频谱范围介于微波频段和红外频段之间,结合了二者的优越性,在通信,生物医学和无损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但是一直以来都缺乏可以直接对太赫兹波进行高效调控的自然材料,高性能太赫兹功能器件的发展依旧处于初级阶段。液晶具有双折射特性且其应用领域可以拓展至太赫兹频段,可在外加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实现连续调谐功能。但是研究发现液晶材料在太赫兹频段的特性表现不同于光学频段,精确的了解液晶在
随着半导体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硅基材料已经在器件工艺方面逼近了这一材料的极限。因此,如何利用新颖的低维纳米材料实现高性能器件设计,是未来科研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主要基于准一维锯齿边缘型碳化硅纳米带,提出了“T”型器件模型和“品”型器件模型,并对两种器件模型所具有的电学输运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讨论了这两种器件模型背后所具有的物理机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