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是一条能源大通道。资源型产业合作一直以来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合作潜力大,前景光明。但是经济走廊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因此,结合各国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出一条绿色、开放、互惠、共享、可持续的资源型产业合作模式,将有利于沿线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延伸资源型产业链,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生“1+1>2”的经济效益,推进中国—中亚—西亚可持续的资源走廊建设。论文首先就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资源型产业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总结,并对经济走廊总体发展概况和资源型产业合作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目前经济走廊资源型产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沿线国家未来发展需求。其次,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的资源型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走廊资源型产业合作程度与合作潜力。再次,提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资源型产业合作应该选择全产业链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旨在实现资源型产业链上、中、下游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具有稳定性高、抵御风险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有助于解决经济走廊资源型产业当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化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合作。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资源型产业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主要实现形式,即拓展上游合作、推进中游合作、深化下游合作。并对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基础设施合作、金融合作、技术合作、环保合作等其它实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推动经济走廊资源型产业全产业链合作的对策建议,以期深化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资源型产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