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黑素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皮肤肿瘤,临床上迫切需要新型的治疗策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和抗肿瘤作用仍在研究中。本研究用经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研究组蛋白乙酰化对恶性黑素瘤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凋亡及侵袭性的影响,并以其为对照,首次研究我国研发的第一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对黑素瘤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①HDAC1和HDAC2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经免疫组化检测发现,HDAC1、HDAC2在皮肤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与良性色素痣组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②西达本胺和曲古抑菌素A对黑素瘤A375细胞生长的影响。经MTT、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不同浓度西达本胺和曲古抑菌素A干预后,A375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凋亡增加,并分别出现G0/G1期阻滞和G2/M期阻滞。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范围内,药物抑制增殖作用呈时效和量效关系。西达本胺和曲古抑菌素A作用48h的IC50分别为250μmol/L和0.7μmol/L。经RT-PCR检测,西达本胺干预24h后细胞周期蛋白p21WAF1/CIP1mRNA表达增加。
③黑素瘤A375细胞组蛋白乙酰化状况及西达本胺对其影响。经过RT-PCR、蛋白印记法检测,西达本胺干预后HDAC1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增加,HDAC2表达无明显变化。染色质总乙酰化组蛋白H3、H4水平增加。染色质免疫沉淀法结合实时定量PCR法发现p21WAF1/CIP1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加。
④曲古抑菌素A对黑素瘤A375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经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趋化运动试验、细胞黏附实验及明胶酶谱法检测表明,TSA能减弱A375细胞和基底膜的体外黏附能力,抑制明胶酶MMP—2的活性,并在转录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但是明显增强A375细胞的体外趋化运动能力。TSA对A375细胞的侵袭性没有明显抑制。
研究表明:组蛋白乙酰化可能参与了黑素瘤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为黑素瘤的表观遗传学发生机制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和曲古抑菌素A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抑制A375细胞的生长,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及明显增加其凋亡。西达本胺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导致总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的积聚,p21WAF1/CIP1基因相关染色质组蛋白的高乙酰化来实现的。曲古抑菌素A在体外可以抑制细胞侵袭的某些环节,促进细胞趋化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