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电视研究逐渐趋于冷清,而对电视中的弱势——民族地区电视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而现存的对于民族区电视的研究往往描述多,思考不足。从60年代民族地区电视的建立到1989年西藏电视上星,再到2008年西藏新疆两大电视在全国免费落地,民族电视经历了从内向外的发展过程。2008年的拉萨3·14事件与新疆7·5事件将民族地区电视的对外传播功能提到了显著的位置。 本文将重点关注这一转变过程中民族地区电视所面临的困境,论文首先对民族地区电视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将不符合研究假设的民族电视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避免干扰研究结果。论文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民族地区电视的基本特征,认为其有强烈的“先意识形态”传播定位,在“官商二元性”中,官性对传媒的商性抑制明显,并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经济上,论文则从传媒经济的滞后性入手分析认为,传媒经济依赖传统经济的带动,民族地区传统经济的弱势导致传媒经济不发达;在文化方面,在民族地区电视向外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天然反差而存在受众异质化困境。 民族地区电视建立的初衷是向民族地区传达政策指示,但是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电视需要对外进行地区形象塑造,争取全国话语权。向全国电视转变,有意识形态与市场化的共同推动,其复杂程度远高于其地方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