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毛癣菌稳定性及核糖体基因分型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癣菌属是皮肤癣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其中又以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最为多见。二者不仅能引起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头癣等癣病,还能引起脓癣、脓肿和肉芽肿等深部感染。癣病极为顽固,常出现复发和再感染,现有药物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针对皮肤癣菌菌落的色泽、形态学易变异和细胞生理和生化学特征,通过对菌株株系及传代过程的表型鉴定,确定传代在表型变异中影响,以及这种变异是否具有可逆性。对已变异表型的菌株进而从基因水平上进行探讨,从而比较在保存和传代过程中该菌表型与基因型的稳定性关系。同时,本研究还利用分辨率较高的tDNA-RFLP与Southern印记杂交技术和PCR扩增核糖体基因对两种最常见的毛癣菌即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进行基因分型,探讨二者基因型与表型、发病部位和不同地区来源菌株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备临床各项研究的需要。 方法与结果: 将207株红色毛癣菌菌株于室温下保存1年,10株近期获得的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及1株红色毛癣菌标准菌株,间隔2-4周传代3-20次后,根据菌落的形态和色素特征分别对保存前后、传代前后的菌株进行表型分型。结果表明保存1年后,其中54株菌株发生了形态变异;11株红色毛癣菌传代过程中的菌落形态及色素特征发生多次变异。因此,证明在保存和传代过程中,红色毛癣菌的表型极不稳定。 采用RAPD及tDNA RFLP-Southern Blotting的方法对上述10株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1株标准株的原代及传至3-4代后进行基因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原代与传代后的扩增及杂交带型一致,提示红色毛癣菌传代过程中基因型稳定。应用两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其中6株菌株原代及第20代的核糖体保守区(部分5.8s和ITS-2)、TRS1区和TRS2区基因,结果表明同一菌株的原代与20代PCR指纹图一致,基因序列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传代过程中菌株的核糖体基因是稳定的。 对6株红色毛癣菌原代及其相应第20代的核糖体保守区(部分5.8s和ITS-2)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6株红色毛癣菌原代及其相应第20代片段大小均约为320bp,与基因库红色毛癣菌标准株ATCC28188基因序列比,其同源性达99%。实验菌株的TRS-1区重复单位基因序列基本相同,但13号菌的TRS-1区第一个重复单位和23号菌第二个重复单位的第198—200位碱基TCG由CAT取代,15号菌TRS-1区第二个重复单位中第194位碱基C
其他文献
在对国外图书馆虚拟咨询服务考察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目前图书馆的实时型虚拟咨询项目用户少、成本高,提出了摆脱这种困境的几种可能方案,包括重视电话咨询、完善e-mail咨询、
<正>央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今夏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播出后,人们发现很多常用字不会写了,在"键盘时代"汉字俨然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汉字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
会议
熊国华 1978年出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余干,本科学历,1999年创办工作室“华御堂”,高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岭陶瓷研究所研究员。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才能进行的大量重复测试带来的低效率,使进行自动化测试成为软件测试的必然趋势。理想的自动化测试能够按计划完全自动地运行,在开发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国家竞争情报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着重叙述客观存在已久的国家竞争情报活动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
在简要分析Z39.50检索协议在Web环境中应用的弊端的基础上引入了ZING,对ZING的产生和组成部分做了基本介绍.重点分析了ZING中描述Z39.50资源和服务的ZeeRex机制的原理和具体
本文介绍了宝钢二期工程2050热轧厂和三期工程1580热轧厂的轧钢电动机的使用民政部和所采用的调速技术,着重阐述了三期1580热轧吊日本三菱公司提供的MELVEC-3000变频调速装置,通过对比,指出了随着变流调
海峡两岸图书馆信息共享系统的建立,是网络环境下实现两岸图书馆交流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针对两岸图书馆信息共享系统共建与共享所面临的障碍,对系统的功能和模式进行了较为全
先后在两年里第一时间拜读了《美术版本过眼录(1949—1965)》(吴良忠,陈寒川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2月版)和《美术版本过眼录续编》(1949—1965)(吴良忠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1
考试立法现状分析与思考,关于自考专业选择的建议,AP课程历史考试的启发意义,又到四六考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