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甾醇脱甲基化酶抑制剂(DMIs),如丙环唑(propicon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和三唑酮(triazolone)等,对链核盘菌引起的桃褐腐病有优良的防效,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此类杀菌剂通过和真菌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CYP51结合,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影响膜结构、膜蛋白功能及流动性,起到杀菌作用。研究发现,DMI杀菌剂的靶标基因CYP51过量表达是导致病原菌产生DMI杀菌剂抗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参与调控CYP51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对阐明DMI杀菌剂抗性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植物病原真菌中麦角甾醇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研究非常有限。本文对桃褐腐病菌甾醇合成途径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其是否参与调控病原菌对DMI杀菌剂的抗药性。本研究以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DMI杀菌剂抗性菌株Bmpc7为材料,通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构建敲除转化子,对麦角甾醇合成途径相关的转录因子编码基因MfSre1、MfADR1和MfSre1N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桃褐腐病菌中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的同源基因是MfSre1。该基因的敲除对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致病性没有显著影响(P>0.5)。与抗性菌株Bmpc7相比,MfSre1敲除转化子S1-S9对DMI杀菌剂、过氧化氢和高浓度甘油渗透胁迫的敏感性均没有显著性变化,但对金属离子、糖类及细胞壁细胞膜破坏剂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对DCF杀菌剂的抗性水平上升。2.前期研究发现,MfCYP51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插入65bp(Mona)片段会导致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使菌株获得DMI杀菌剂抗性。分析Mona片段启动子活性区域,发现该区域内包含转录因子ADR1的2个重要识别位点,桃褐腐病菌中ADR1基因的同源基因为MfADR1。敲除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菌丝生长速率、产孢、致病性和对DMI杀菌剂、Na~+、过氧化氢的敏感性未见显著差异。但敲除转化子对高浓度甘油的敏感性明显升高,表明MfADR1基因可能参与高渗甘油途径的调节。3.Sre1N具有helix-loop-helix亮氨酸家族功能结构域,能特异性结合甾醇调控元件,与SREBP途径相关。桃褐腐病菌MfSre1N基因敲除转化子在菌落形态、产孢量和致病性等方面同样没有显著变化,与DMI杀菌剂和Na~+的外源胁迫敏感性也无关,但与MfADR1基因相似,可能影响高渗甘油途径导致对甘油的敏感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