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1重点镇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支撑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农村的中间环节,是农村人口的“蓄水池”,是城乡统筹的纽带,也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重点镇的建设发挥着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解决居住问题而新建的住区,在重点镇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基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所产生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导致告别传统村落乔迁新居的农村居民对现阶段照搬城市住区的设计方法产生的重点镇新建住区公共空间缺乏认同感、归属感。志丹是陕西省西北部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个县城,近年来十分重视重点镇建设,笔者在研究生期间通过志丹县重点镇新建住区建设实践,在对室外空间按照半私密、半开放、开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地新建的重点新建住区室外空间由于建造成本、地形限制、设计师的“拿来主义”等方面的原因,同样存在当下国内重点镇新建住区室外空间建设中缺乏归属感的通病。面对着新建住区室外空间的弊病,笔者运用调查问卷、各类空间描述等方法对饱含生活智慧的当地传统村落按照相同的室外空间分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传统村落各个空间层次之间柔和的过度、适宜的空间尺度、各个空间强的包容性、归属感等特点都是新建住区所十分欠缺的。结合理论通过新建和传统两类室外公共空间空间的对比,提出了“空间转换”等一些改善志丹县新建住区室外公共空间品质的设计方法。笔者随后针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对自己之前设计的一处重点镇新建住区室外空间进行了优化探索,进一步验证这些方法的可实施性。最后得出在全国重点镇新建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倡导以人为本、结合乡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