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验方》系北周名医姚僧垣积累多年临证经验,搜采奇异,参校征效,编撰而成。其内容囊括临床各科诸多病证,是一部在历史上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六朝方书,曾与仲景齐名。查阅近30年来与姚僧垣《集验方》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发现,关于姚僧垣及其著作《集验方》的系统研究尚甚少。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通过《周书》中姚僧垣的传记来了解姚氏的一生经历。从目录学入手,对姚僧垣《集验方》在12种历代史志书目中的记载进行梳理,以大体了解《集验方》的流传及散佚情况。全文对日本半井家本《医心方》中所引用的《集验方》条文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研究,以了解《医心方》收载《集验方》的概况,以及《集验方》原书所囊括的内容。研究还将《集验方》中与仲景医方、《小品方》相关的内容对照比较,以探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1.姚僧垣与《集验方》首先对姚僧垣的生年进行了考证。以《梁书》中有关梁武帝萧衍和昭明太子萧统,及《周书》中有关北周静帝宇文阐的记载作为依据,推断其生年应为东昏侯萧宝卷永元元年,即公元499年。然后以《周书》中的姚僧垣传记为主要史料来了解姚氏的一生经历。姚僧垣,生于南齐末年,经梁、北周两朝,卒于隋朝。历四朝九君,在梁、北周、隋三朝为官,前后官职共22个,既有实职,也有虚职。其中很多属荣誉虚衔,本人未曾到任,自然无政绩可言,故《周书》中对其政绩亦无相关文字记载,但就其临证施治病案多有介绍,主要记载对王侯将相所患疾病的诊察施治,虽未具方名药味,但从侧面反映了姚僧垣高妙的医术。最后依据历代史志书目中有关姚僧垣《集验方》的相关记载,对其流传及散佚情况进行了大体梳理。原书撰写完成之初为十二卷本,在传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十卷和十二卷两种本子。一直到唐·天宝年间,二种本都并行于世。该书流传至北宋时依然存世,据记载主要是十卷本传世,十二卷本是否有存不得而知。由于南宋时期的目录学典籍中未见姚僧垣《集验方》的相关记载。笔者推测,该书传至南宋时就已散佚,原因可能是被后世新的方书所取代。另据《日本国见在书目》记载可知,该书曾流传至日本,是十二卷本。2.《医心方》所引《集验方》概况本文对日本半井家本《医心方》所引的《集验方》条文进行了归类整理。《医心方》在引用《集验方》条文时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形式。《医心方》在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时,文前均冠以“集验方”,共计143条。需要说明的是:卷廿八中的两条条文与卷廿一中的条文内容完全相同,若不计此,直接引用条文共计141条。其中有3条纯医学理论论述,余下的140条条文有一证一方、一证多方、多证多方3种形式,其中以一证一方形式最为多见,将近三分之二。其表述方式有6种,中以“集验方治……方”这种表述方式最为多见,占总数一半以上。《医心方》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有48条,有4种标记形式,分别为双排小字注、单排小字注、大字尾注、行间注4种。其中以双排小字注形式最为多见,占总条数将近一半。其次是单排小字注、大字尾注,行间注最为少见。表述方式有3种,其中以条文后尾注“集验方同之”或“集验方……同之”形式最为多见,约占一半以上。《医心方》引用《集验方》条文在《医心方》30卷的25卷中均有分布,仅在卷二忌针灸部、卷十九服石部、卷廿服石诸病部、卷廿七大体养性部、卷卅证类部这五卷中未见。可见,《集验方》收载的疾病种类之丰富。3.《医心方》所引《集验方》条文内容整理研究《医心方》所引《集验方》的条文内容分为理论阐述和病证治疗两部分。本文按照《诸病源候论》的疾病分类方法,对《集验方》条文内容中提及的疾病进行了归类整理。完全遵照《诸病源候论》疾病分类法,归类的疾病有51类,载列证候137种;对于无法进行归类者,将其归入最为接近的病种部分,有12种证候。除此之外,还有服药过量、寒冷不食、食鱼骨哽、延年和房内5类。可见《集验方》收载疾病种类之多。除此之外,《集验方》中亦有一些不甚科学的内容。在上述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集验方》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特点有五:注重实用,疏于理论探讨;二一证多方,载有通治方药;三多用单方,组方小巧精炼;四师法仲景,随证化裁灵活;五剂型丰富,注重散剂使用。4.讨论将《集验方》中与仲景医方内容基本一致或比较接近的条文内容相对比后发现,《集验方》中某些方剂源自仲景医方,或者可能与仲景医方来源一致,或可能是在仲景医方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依此推测,姚僧垣著《集验方》时可能参考过张仲景医书。通过对《医心方》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中与《小品方》相关的条文进行整理,和将《集验方》条文与《小品方》残卷条文相对比后发现,《集验方》和《小品方》的医方很可能来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