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技术观下的数字电影叙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u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技术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之一,在通过叙事进行内容生产的同时,也参与到了人类社会形态与文化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当中,影响着人类文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诚然,技术的力量是巨大的,然而学界对于技术的过分关注,却导致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以媒介环境学派的人文主义技术观来审视技术革命给人类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其实是人的本质、观念、选择等在背后作为原发动力,因此,关于技术与文化的讨论都应该加入“以人为中心”的视角。而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时代和媒介技术的变迁休戚相关。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将“世界第七艺术”——电影比作一台会讲故事的机器,叙事也就成为电影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今,数字符号的意义正借由多种媒介技术融合、连接生成新的象征系统,由于电影艺术具有突出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技术属性,因此受到来自技术的影响尤为强烈。数字技术的介入突破了传统电影叙事的边界,重置了电影的叙事规则,产生了新的叙事现象,塑造了新的电影文化。数字技术不仅改变着电影讲故事的方式,也挑战着观众如何接受电影,这些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数字电影语境、人文主义技术观——审视数字电影叙事的人文视角、数字电影叙事空间中人的价值、存在形态与变化、人文主义技术观下数字电影叙事的“人性化”重构和数字电影叙事的人文视角反思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并进行相关的概念界定,叙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历史溯源,厘清数字技术与叙事艺术的发展脉络与相互关联。其中,从波兹曼提出的符号环境、感知环境、社会环境三层概念上来理解数字时代人类所处的媒介环境;并从叙事的媒介依赖性出发,根据伊尼斯的“媒介偏向论”提出“叙事偏向”的概念。整体以媒介环境学将媒介视作环境的研究视角,阐述数字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同时也是数字技术与叙事艺术结合的产物,为现代人建构的一种新语境。第二部分主要是阐释本文对研究对象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人文主义技术观和本文的逻辑起点,即人、技术与文化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其中,在麦克卢汉“泛媒介”的启发下提出“泛叙事”的思想概念,并发现电影叙事的进化逻辑也符合莱文森“玩具—镜子—艺术”的“媒介演化三阶段论”。最后根据波兹曼提出的媒介的三层环境,以人为主体,来探讨数字电影技术在感知、符号和社会三个维度上给人塑造的新叙事空间。在第三部分中,基于人文主义技术观“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将人作为核心因素来关注人的本质、数字意识以及思维逻辑在数字电影叙事中的价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将人在数字电影叙事中的存在形态总结为共同叙事者、故事人物的代理者以及电影媒介的延伸者;最后,相较于传统电影叙事,从意识层面、感知方式以及身份认同三个方面来阐述人在数字电影叙事中发生的变化。第四部分主要是以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为依据,提出叙事的发展与媒介一样遵循“人性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数字电影叙事在叙事意义、叙事规则以及叙事空间的处理三个层面上的“人性化”面向;并基于“补救性媒介”,论述数字技术对传统电影叙事在人的感官、主体性交互以及沉浸感三个方面的补偿;最后从学理层面阐述数字电影叙事为电影叙事学理论带来的新转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从“叙事话语”到“人的经验”的转变中,波德维尔的认知建构理论比结构主义理论更适合解释今天数字电影叙事的新现象,最后提出数字电影叙事对波德维尔电影理论在“身体维度”上的一些补充。第五部分从个人、技术、文化三层环境上对数字电影叙事进行人文视角的反思。数字电影叙事中的人表现出在拟态环境中的极度兴奋与对现实生活的极度麻木,并且在技术的调试下造成了个性化意识的丧失和审美的同质化;数字电影叙事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着“交互性”与“沉浸感”的技术冲突,且技术逐渐异化为艺术所展示的主要内容;最后借用“文化的假晶”和“瓦釜效应”两个概念来阐述数字技术对电影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与物品的历史交互行为来获取用户的偏好,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进而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商品。在当前常见的农产品推荐系统中,大部分模型没有充分使用用户与农产品的评论、评分等交互数据,因此难以学习到较为准确的用户偏好,导致推荐效果不佳。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以生成对抗网络为基础,能够较好地拟合输入的数据的分布。为了学习更为准确的用户偏好,本文通过融合BERT与图卷积神经网络,从用户与农产
学位
花生作为我国常见的油料作物之一,幼苗期草害严重危害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花生生长。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除草机器人的效率,但花生幼苗期伴生杂草叶片相似、田间背景复杂、光照强度多变以及目标遮挡等因素加大了研究难度。现有的机器除草搭载模型大、运算速度慢,多采用拍摄识别。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实现田间条件下实时、准确识别花生幼苗和杂草的算法对除草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
学位
小麦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小麦赤霉病害导致粮食大规模减产时有发生。为了应对赤霉病害的爆发,通常采用提前喷洒农药预防赤霉病害,但是在农药喷洒过程中经常出现药物滥用问题,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增加了种植成本。为了更好解决农药污染、减少农药的滥用问题,准确、迅速的识别小麦赤霉病害并鉴定等级具有指导生产的作用。随着卷积神经网络发展,为赤霉病害的无损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识别小麦赤霉病害并且对赤霉
学位
光合作用维持植物自身生长,保持生态环境碳氧稳定性,反应光合速率大小成为植物光合监测的关键环节。本课题研制的光合仪因为现有设备中缺少同类型的移动监测方法,监测过程存在操作步骤繁冗、数据共享性偏差、仪器体积大且不方便携带等缺点,影响本系列仪器的用户体验和应用能力。本研究针对植物光合监测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以Android移动端监测方法为核心的便携式、可自主拆卸监测仪。通过3D建模集成,以草莓和天
学位
基于农业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依赖于移动机器人来有效地提升农业作业效能,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又是其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路径规划所代表的含义是机器人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就是按照工作成本最低、行驶时间最少、行驶的路径最佳等,在真实的作业环境里面,寻求一条由起点至终点的最佳路线,以保证安全且有成效地规避障碍。本论文基于实验果园采用双向A*与APF算法并对其优化,可以较为顺利地
学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无线传感技术的成熟,农业生产正向着无人化迈进。农业机械作为无人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由传统化向智能化进行转变。利用靶向喷药机器人针对病害作物进行精准施药,可大大降级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而具有定位导航功能的靶向喷药机器人,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负担,有效地减少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农民的生产规模。本文针对农业田间环境及温室大棚,研究了靶向喷药机器人定位导航技术,并开
学位
孤儿基因又被称为谱系特有基因,是指在一个谱系中特有并且与其他谱系所有基因没有序列相似性的基因。孤儿基因在许多植物的环境适应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孤儿基因的识别是了解其生物学功能的关键一步。传统的生物学方法识别物种中的孤儿基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物力和人力,同时容易受到计算方法的影响。因此,开发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孤儿基因识别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二分类任务,大多数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依赖于特征
学位
中国统计局在2015年发布的农业数据显示,番茄的产量约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10%,但目前国内番茄的采摘模式还是依赖于手工采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当前番茄检测的研究中仍然存在检测模型过大和检测不够精准的问题,不能够满足机器人实时采摘的需求。因此为了解决现阶段番茄检测模型过大的问题,本文在YOLOv4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轻量化处理;为了解决轻量化网络中出现的目标被遮挡不易识别的问题,本文在轻量化实
学位
文章通过列举衢州市在浙皖赣闽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对比分析与黄山市、上饶市、南平市之间在城市能级提升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从提升城市文化输出能级、城市创新能级、水路枢纽功能、空中通航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衢州市提升城市能级的建议,进一步提高衢州市对周边城市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
期刊
传统生猪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耳标、刺青等侵入式标识方式,这类方法通常成本较高且标记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并且影响生猪个体健康,但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将人脸识别技术迁移运用到生猪个体的识别上,以此提升生猪养殖管理的效率。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相关理论,设计了猪脸识别模型,构建了生猪监测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基于改进YOLOv4的猪脸识别模型。在经过裁剪的YOLOv4骨干网络基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