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互动经验对地位信念的影响——一项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社会不平等问题出发,以地位建构论为基础,结合期望状态论观点,探究社会微观层面上,小群体成员对不同等级位置上的成员的地位感知,即地位信念的产生、发展、维持过程,以及资源水平和互动经验对地位信念的作用机制。  地位建构论认为,在局部情境下的目标导向际遇中,来自不同群体、资源控制能力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会促使其产生孰优孰劣的地位信念,个体会对互动双方的能力、价值等属性进行判断。本研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设,并设计实验证明了该假设。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参与互动的优势群体成员会形成支持本群体的地位信念,认为本群体成员能力更强、更具价值;相比之下,劣势群体会形成支持优势群体的地位信念,认为优势群体的成员能力更强、也更具社会价值,未直接参与互动过程的个体仅仅通过观察与自身同群体的成员受到的待遇即可形成相应的地位信念。并且,优势群体成员在任务过程中表现更强势,劣势群体成员表现更弱势。当劣势群体中的优势成员与来自优势群中的劣势成员处于相似的资源水平时,优势群体成员仍然认为本群体成员能力更强、地位更高。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地位建构论的内涵,指出资源相似条件下,劣势群体优势成员不再承认自身的劣势地位,对本群体的认同程度降低,但他们仍然认为本群体的地位处于劣势。对比结果证明,只有经历了真实互动的个体才能形成不同群体孰优孰劣的文化信念。劣势群体成员比优势群体成员更重视任务组决策的一致性;优势群体比劣势群体的社会活跃度更高。基于实验结果可以发现,诞生于互动过程的各群体成员之间的地位等级结构和地位信念催生了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反过来促进了劣势群体中的优势成员向上层流动。
其他文献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可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也关系到全体国民的
本文主要是介绍人类学大师史禄国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社会组织研究。全文以《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为主要参考蓝本,对史禄国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社会组织研究给予了较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在满足社会工作服务需要的同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专业的服务性组织,其质量的保证是需要尤为关注的。但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工作服
随着妇女创业和女企业家的蓬勃发展,妇女创业者和女企业家在获得了经济权力和利益的同时在女性地位和女性生命本体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完善。但仅仅围绕经济说妇女地位并不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形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人对由自我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本研究以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
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会有序发展、促进社会整合的系列规范。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时,也更多地
本文以中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为间接背景,以改革开放特别是乡村改革为直接背景,以乡村社会文化规范的变迁为主要视角,旨在探讨当代乡村社会秩序的转型和重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