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操作为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之——直引领世界体操发展变革的潮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辉煌的成就是建立在成千上万名体操训练者放弃学习、专心训练的基础上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体操训练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竞技体操训练者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成了一种独立运行、“教”“体”分离、自成体系的培养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曾经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技体育朝着社会多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变化,这种旧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中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始终没有完全融入教育大环境体系这一标志最为显著,这就使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知识、相关的文化和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难以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运动训练和学校教育培养系统不能实现优化整合;对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提升、个体在专业上可持续发展和专项运动后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没有形成一种保障和责任体系;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种模式的运行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对“教体结合”西安市少儿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体操队36名队员、西安体育学院少儿体操队14名队员、西安市青少年体校体操队22名队员和市业余体校18名队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西安市少儿体操后备人才行归纳总结;通过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西安市中小学学生的课程设置、生源、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西安市少儿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应采用以教育为先的“教体结合”培养模式,在充分保证学生文化教育的同时,对其运动才能进行开发和训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宜采用训练为先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2)西安市的少儿体操后备人才培养还在沿用“体教结合”的老路子,是近些年来体操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的根本因素,是制约陕西省体操生源锐减的直接原因。(3)“教体结合”是解决西安市少儿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方面问题的有力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求,是被实践证实了的现阶段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最为合理的研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