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KIR)是主要表达于人类NK细胞和部分活化T细胞表面的一类受体,分为抑制型和活化型,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细胞表面的HLA Ⅰ类分子,传导抑制或激活信号,如同一套有效的开关系统,调节活性细胞的杀伤功能,在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如白血病细胞)低表达或缺乏HLA Ⅰ类分子,可以激活NK细胞的杀伤活性。由此设想,抑制型KIR的质、量的变化也可能影响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进而与白血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此,本实验从基因水平探讨抑制型KIR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的相关性。 我们首先采用PCR-SSP方法对41位白血病患者及46位健康人进行8种抑制型KIR基因的检测及基因表现频率对比分析。结果发现:KIR2DL4、KIR3DL2、KIR3DL3存在于所有个体,基因表现频率在白血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为1;而KIR2DL2基因表现频率在白血病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9.0% vs 19.7%,P<0.05),其余的抑制型KIR基因表现频率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然后,我们采用竞争性PCR方法分别对KIR2DL1、KIR2DL2、KIR2DL3基因阳性的白血病患者及健康人进行相应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抑制型KIR基因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KIR2DL1、KIR2DL2、KIR2DL3基因表达水平在白血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白血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数分别为40.55 vs 28.20,33.05 vs 24.40,36.35 vs 26.20,P<0.05)。 至此,我们成功建立了抑制型KIR基因的PCR-SSP检测方法以及竞争性PCR方法,并初步得出结论:抑制型KIR基因与白血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免疫逃逸有关,从而为探索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新的手段及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