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术后,部分早期患者仍然出现复发和转移,这些复发与转移多来自于治疗前就已经存在而常规检查无法确定的隐匿性转移。隐匿性转移是一种微量转移特征,可通过血行及淋巴途径在全身组织和器官中形成微小转移病灶,而淋巴结转移发展最终也要进入血液循环中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导致原发肿瘤转移的全身化倾向,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本研究选择2007年1-4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诊断明确且均未经过化放疗。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43-78岁。病理分型:鳞癌12例,腺癌13例,p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4例,ⅢA期4例,ⅢB期3例,Ⅳ期2例。对照组选择良性肺疾病患者10例(错构瘤2例,肺结核8例)、健康志愿者10例,分别采集术中肺静脉及外周静脉血,CTCs标志物抗体选用CD326免疫磁珠和CK-FITC荧光抗体。采用磁性激活细胞分离技术(Magnetic-activated cell separation,MACS),经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富集CTCs后,行CK-FITC、CD45PE荧光抗体标记,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术中肺静脉和外周静脉血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全组中Ⅰ、Ⅱ期患者共16例, CTCs外周静脉血阳性5例(31.25%),肺静脉血阳性9例(56.25%);Ⅲ、Ⅳ期患者9例,CTCs外周静脉血阳性5例(55.56%),肺静脉血阳性7例(77.78%)。Ⅰ期13例中外周血CTCs阳性3例(23%),肺静脉血CTCs阳性8例(61.54%);全组25例术中肺静脉血CTCs定量检测阳性率为64%(16/25),明显高于外周静脉血CTCs阳性率40%(10/25)的水平(p<0.05)。全组CTCs阳性患者经3-6个月的随访尚未发现复发转移病例,远期预后还有待于观察。非小细胞肺癌CTCs水平的定量检测是较为敏感的肿瘤进展、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的评价指标,本研究建立的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术中肺静脉血CTCs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相信随着肺癌肿瘤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发现,CTCs细胞系的分离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必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