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产出量多达6.4亿t。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主产区秸秆资源大量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研究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将丰富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变废为宝,转换为优质燃料,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将农林废弃物用机械加压的方法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密度较大的固体成型燃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以棉秆等硬茎秆为研究对象,研究秸秆原料特性和压缩特性,成型块的松弛特性与粘接成型机理;对柱塞式压缩成型设备进行方案设计。
(1)试验分析秸秆原料的力学特性和物理化学性能。棉秆、桑枝的灰分含量小,含硫量低,作为生物质燃料具有明显的优点。木质素含量较高,热压成型有利于提高成型的粘接力。剪切强度大于麦秆等软茎秆,与高级木材的剪切强度相当,切碎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具有较大剪切强度的特点。
(2)试验研究了棉秆高密度压缩成型的规律,切碎棉秆压缩成型可分为3个阶段:松散阶段、过渡阶段和压紧阶段,建立了压缩过程中压缩密度与压力的数学模型方程。研究了压缩比能受压力、粒度和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压力增大,压缩比能增大,但在压紧阶段,压缩比能增加对提高棉秆的压缩密度效果不明显,在最大压力相同条件下,粒度越小或含水率越低,压缩比能也越小。
(3)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粒度和含水率变化对成型块松弛特性的影响。随着压力增大,成型块的松弛密度增大,松弛比相应减小。棉秆常温压缩比加温压缩的松弛比大,但温度在120~180℃范围内变化时,成型块的松弛比变化不明显。棉秆的切碎粒度越小,松弛比越小。但粒度在0~10mm变化时,松弛密度没有明显差异。棉秆的含水率越低,松弛比越大,耐久性也越差,过于干燥的物料难以压缩成型。另外,从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等方面揭示了成型块的粘结机理。(4)在比较现有成型工艺、成型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预热成型新工艺,确定了秸秆预热成型的工艺参数,设计了柱塞式压缩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