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登场的一支重要的文学流派。其中,被称为第一次战后派的作家们,二战中都曾被征入伍,深刻体会过战争的惨痛,饱受由此带来的心理创伤。为了让日本民众更清楚地了解军队及战争的真面目,他们基于自身的经历,创造了大量的战争体验小说。其中,野间宏作为战后文学的旗手,受到了广泛关注。入伍后的野间宏曾辗转于各战场达三年半之久,期间他经历了一个士兵该经历的一切。他将自身的所见所闻融入作品,创造出了《第三十六号》、《悲哀欢愉》、《夜之脱栅》、《真空地带》、《脸上的红月亮》、《崩溃感觉》等一系列优秀的军队题材小说。其中,《真空地带》的批判主题最为鲜明,成为了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这部作品,多数评论者都认为它是一部“反战的力作”,但是近些年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此,本文以野间宏的《真空地带》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中的“受害意识”,并解读其在“反战”意义上的暧昧性及局限性。在《真空地带》中,作者极力营造出一种对立关系——军国主义的加害及日本人的受害。野间宏将战时的日本军队及日本社会描绘成军国主义统治下的“真空地带”,并刻意强调出军国主义对日本士兵及日本民众的残害,从而塑造出形形色色的“日本受害者”。他们有的受军队的非人性迫害,有的在战时社会中垂死挣扎。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肉体上、精神上、经济上的伤害。然而,结合史实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塑造完全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将日本人描绘成了战争中的唯一受害者,从而在作品中渲染出了强烈的“受害意识”。对于野间宏作品中的“受害意识”的形成原因,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把握。首先,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朝鲜战争前后,军备竞赛与和平运动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作者利用这种“受害意识”,控诉对日本当局的不满。其次,日本特有文化的影响。日本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日本特有的神道思想。信仰神道教的日本人经常以共同体的利益为标准判断善恶,形成了日本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他们行动处事总爱从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出发,过度强调自身感受,为这种“受害意识”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土壤,使其得以迅速生长蔓延。最后,作者自身的经历。作者运用私小说的写作手法,拘泥于自身的主观情感表达,形成了封闭的“受害意识”。探明形成原因之后,本文继续对“受害意识”的暧昧性进行讨论。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受害意识”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对军国主义的暴行进行了批判。但是,由于“受害意识”仅仅着眼于日本人的受害,忽略了他们作为战争加害者的身份,从而造成了日本人不愿承认侵略战争,不愿对战争深刻反省的结果。另外,结合创作背景思考,笔者认为“受害意识”所体现的“反战”,并非反对侵略战争,而是反对再次给日本民族带来灾难的战争。“受害意识”不止体现在野间宏的作品中,也隐藏于许多战后作家的作品中。他们过分强调日本受害,煽动广大日本民众的受害情结,从而模糊了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的性质。笔者认为,日本只有充分意识到这种“受害意识”的暧昧本质,才能对战争进行深刻反省,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和平。在野间宏的其他军事题材小说中也能广泛察觉到“受害意识”,但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本文仅对《真空地带》中的“受害意识”进行了研究。今后,笔者将选取野间宏的其他作品,从中比较战前、战中、战后时的“受害意识”,以期全面理解野间宏的战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