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寄主范围很广的植物病原真菌,其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产业发展。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和流行受菌源、花朵带菌率、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综合分析各病害影响因子与病害发生之间的关系,建立病害监测模型,对于油菜菌核病的预测预报、适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用不同浓度核盘菌子囊孢子液分别接种油菜叶片和茎秆,研究结果表明,子囊孢子可直接侵染油菜叶片和茎秆,孢子浓度为106个/ml时最有利于油菜叶片和茎秆发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0-25℃最适于子囊孢子侵染;用不同接种物(子囊孢子悬浮液、含2%蔗糖的子囊孢子悬浮液、含2%葡萄糖的子囊孢子悬浮液、含花粉的子囊孢子悬浮液、带菌油菜花瓣、油菜菌核病病叶、菌丝块)接种油菜叶片、茎秆,研究表明,油菜病叶及菌丝块引起油菜组织发病所用时间最短,刺伤油菜组织或在子囊孢子液中添加营养物质均有利于子囊孢子侵染油菜叶片和茎秆。
在湖北省黄冈、武穴两地区前作分别为棉花和水稻的两种类型田,应用核盘菌特异性引物XJJ21/XJJ222检测油菜花朵带菌率。2011年和2012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前作分别为棉花和水稻的两种类型田花朵带菌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始花期开始增加,盛花期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棉花-油菜田花朵带菌率高于水稻-油菜田,前者花朵带菌率为8%~58.2%;后者花朵带菌率为0%~28.2%。油菜盛花期花朵带菌率最高为9.0%-58.2%,始花期的花朵带菌率为0%-19.8%,终花期的花朵带菌率为3.0%-17.8%。不同地区的花朵带菌率有差异,黄冈地区的花朵带菌率比武穴地区高,前者花朵带菌率为0%-58.2%,后者花朵带菌率为0%-37.1%。不同年份的花朵带菌率存在差异,2012年的花朵带菌率高于2011年,前者花朵带菌率为5.0%-58.2%,后者花朵带菌率为0%-54.0%。
将不同花期的花朵带菌率与子囊盘数量及病害发生率(叶发病率、茎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的子囊盘数量、叶发病率、茎发病率与不同花期的花朵带菌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中2011年的子囊盘数量、叶发病率均与盛花期花朵带菌率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7、0.9684,而茎发病率与始花期花朵带菌率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R为0.9936。2012年的子囊盘数量、叶发病率、茎发病率均与盛花期花朵带菌率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6、0.9454、0.9983。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在花期检测花朵带菌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茎部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情况。
根据本实验2009-2012四年的田间调查数据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茎发生率与不同病害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病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花朵带菌率、子囊盘数量和叶发病率起显著作用,气温、降雨量的作用较小。两种类型田病害监测模型分别为:Y=0.261X1+4.89X2+0.323X3+0.32X4+0.457X5-9.438Y=0.361X1+5.824X2+0.323X3+0.809X4+0.333X5-12.608。该模型可用于油菜菌核病的预测预报,有利于田间病害的及时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