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现晚,转移早,预后差的特点,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类型肿瘤包括卵巢癌的发生、发展都与信号传导通路异常有关,而这些信号传导通路中癌基因的异常活化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影响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蛋白激酶B(PKB)又称AKT,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一种信号转导蛋白。目前已经发现3种PKB家族成员:PKBα/β/γ(AKT-1/2/3)。AKT被激活后,它可以磷酸化一些和细胞凋亡相关的底物蛋白,在癌发生和化疗耐药方面扮演重要角色。3-羧基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是由催化亚基(P110)和调节亚基(P85)组成的异二聚体,它的一个重要靶基因是AKT,二者构成细胞对外应激反应过程中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和维持细胞重要功能的信号传递链。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与多种肿瘤包括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化疗耐药有关。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双重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研究证明PTEN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AKT的活性,对细胞增殖起负调控作用。而PTEN表达缺失可以使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活化的AKT即磷酸化AKT(p-AKT)可以使肿瘤细胞逃避凋亡,使细胞异常增殖分化,从而促进癌的发生。但国内外对卵巢癌已有的研究只检测了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升高或降低,而对PI3K/AKT通路异常活化和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关系的报道尚少。为此,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p-AKT和PTEN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并分析两者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卵巢癌发病机制的理解,并为卵巢癌的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01年1月~2006年1月住院患者手术标本的存档蜡块。共选择标本124例,其中正常卵巢组织12例(正常组),来源于同时期因子宫肌瘤手术的标本;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20例(良性组,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3例,黏液性囊腺瘤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12例(交界性组,其中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8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4例);卵巢癌组织80例(卵巢癌组,其中浆液性囊腺癌59例,黏液性囊腺癌21例)。患者年龄19~72岁,中位年龄45.5岁。各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中,病理分级:高(G1)、中分化(G2)52例,低分化(G3)28例;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0年)的标准,Ⅰ/Ⅱ期36例,Ⅲ/Ⅳ期44例(Ⅳ期仅1例,为脐转移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无淋巴结转移者51例。所有患者均为初发,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以电话或来院复查形式对卵巢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60个月,随访截至2006年5月。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并分析两者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以α=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结果1.p-AKT和PTEN蛋白在不同类型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80例卵巢癌组织,1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44/80)、25.0%(3/12)、10.0%(2/20)和8.3%(1/12)及45.0%(36/80)、66.7%(8/12)、80.0%(16/20)和100%(12/12)。p-AKT及PTEN在各类型卵巢组织总体之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行χ2分割后,卵巢癌组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组及正常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组及正常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AKT和PTEN蛋白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高、中分化(G1+G2)卵巢癌组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4.2%(23/52),显著低于低分化(G3)卵巢癌组的75.0%(21/28)。两组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PTEN蛋白在高、中分化(G1+G2)卵巢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5.8%(29/52),显著高于低分化(G3)卵巢癌组的25.0%(7/28)。两组间表达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Ⅰ/Ⅱ期(早期)卵巢癌组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3.3%(12/36),显著低于Ⅲ/Ⅳ期(晚期)卵巢癌组的81.8%(36/44)。两组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PTEN蛋白在Ⅰ/Ⅱ期卵巢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2.8%(19/36),显著高于Ⅲ/Ⅳ卵巢癌组的27.3%(12/44)。两组间表达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有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2.1%(18/2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的31.4%(16/51)。两组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PTEN蛋白有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1.0%(9/29),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的68.6%(35/51)。两组间表达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50岁和≥50岁组,浆液性卵巢癌和黏液性卵巢癌组及有无腹水组内p-AKT和PTEN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癌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p-AKT和PTEN蛋白均为阳性表达者为11例,均为阴性表达者为11例,p-AKT蛋白阳性表达而PTEN蛋白阴性表达者为33例,p-AKT蛋白阴性表达而PTEN蛋白阳性表达者为25例。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AKT和PTEN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44,P=0.000)。4.卵巢癌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至随访结束时,62例随访病例中,存活者12例,累计生存率为21.6%,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32例p-AKT阴性表达患者中存活8例,32例p-AKT阳性表达患者中存活4例,累计生存率分别为27.3%和15.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9)。33例PTEN阴性表达患者中存活3例,31例PTEN阳性表达患者中存活9例,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和34.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2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p-AKT和PTEN蛋白表达情况,将它们分成四组:p-AKT-/PTEN+,p-AKT-/PTEN-,p-AKT+/PTEN-和p-AKT+/PTEN+。生存分析经Log-Rank检验,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p-AKT-/PTEN+组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最高(35%),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p-AKT+/PTEN-组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最低(8.7%),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经Kaplan-Meier法单因素生存分析,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p-AKT蛋白表达和PTE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多因素分析,PTEN和临床分期是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AKT蛋白的异常活化和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2.在卵巢癌组织中,p-AKT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3.p-AKT蛋白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关,但不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TEN和临床分期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PTEN和临床分期可能可作为评价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