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城市自然景观体系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恢复自然景观体系的整体性,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已成为将自然引入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实质是以城市生态廊道为纽带,将散布在城市中相对孤立的景观斑块联系起来,在城市基底上镶嵌一个连续而完整的生态网络,成为城市的自然骨架,起到自然生态服务、保护生物多样性、景观游憩、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等功能。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与方法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生态网络的概念,并从景观生态学中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景观格局原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等方面论述了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基于这些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方法,构建流程包括①规划目标与规划尺度的确定;②景观生态资源的调查与分析;③景观斑块规划;④城市生态廊道的设计;⑤城市生态网络体系的形成与优化;⑥生态网络与城市的空间耦合。 第二部分为常州市案例研究,运用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理论与方法,首先分析了常州市自然景观生态资源的优势与存在问题,然后以苏锡常都市圈生态网络为区域背景,从常州市域、市区两个层面进行生态网络构建的探索。最后分析常州市空间发展态势,构建的生态网络与常州市空间耦合,将引导常州市向南北方向合理拓展。 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本论文致力于研究目前相对薄弱的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通过黄柏峪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的建立,为在中国农村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提供经验和借
随着当前乡村游热潮的高涨,历史文化名村作为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特殊村落,对其开发利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基于此,要求我们从对历史文化名村中保有历史要素种类、数量、价值的研究
本文主要是对南京新街口地铁站现行使用的16个出入口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总结一些经验。论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了解
当今社会的城市化和现代化,打破了传统乡村自己自足的生存方式,一直处于自序发展状态下乡村在短时间内难以从内部做出自我调节去适应现代文明的冲击,村民在生活的重压下,被迫进城
高层建筑发展一直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信息社会的到来,带来了大量新技术和新思想,带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联性的加强,同时也推动高层建筑
旧居住区更新是各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是政府为了改善城市风貌、提高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缓解住房压力、恢复城市活力的必要举措,也是各专家学者及居民广泛关注的促进社会和谐
我国西南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古代城池,这些城池开始甚早,经过时间的洗礼,留下来的不仅仅有着重要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而且其中许多城池在选址、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典型人居环境建设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的发展使城市人口集聚膨胀,人口的大量涌入,创造了巨大的住区需求,我国城市居民区建设得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享受大自然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拥有大自然恩赐的滨海城市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地方,于是滨海开放空间也就越来越引起政府以及设计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校园的规模、结构和功能也在进行着逐步的更新和发展。作为承载高等教育的物质载体,大学校园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