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PL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良好的可塑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如何能获得同时具有高孔隙率(75%以上)和一定力学强度的相连多孔结构是目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采用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热致相分离法以及气体发泡与粒子沥滤结合法三种方法制各聚DL-乳酸多孔支架。运用排液法测试试样的密度及孔隙率(开孔率);并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多孔支架的外观形态,试样表面和截面形貌,由此确定多孔支架的孔隙结构和孔径大小。研究了各制备方法中控制孔隙率、孔径大小和孔隙形貌的因素,比较了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采用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出孔隙形貌呈“蜂窝”状的多孔支架,孔隙率达90-92%,由粒子含量决定,与粒子尺寸基本无关;孔尺寸50~450μm,由粒子尺寸决定,与粒子用量基本无关;孔的比表面积随粒子用量增大和粒径减小而增大。三者均与盐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基本无关。该法具有简单、节能,孔径、孔隙率易于调控,孔隙形貌美观等优点;但由于孔隙在重力方向分布不均以及致孔剂残留使孔的连通性变差,支架外形受限(厚度一般不超过2mm)。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出孔隙形貌呈三维网络状的多孔支架。孔隙率普遍较高(>75%),主要由聚合物溶液浓度决定。聚合物溶液浓度低、稀释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小、粗化时间长有利于孔径增大;粗化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孔径增大。粗化时间延长,孔隙形状更接近球形。该法制得的支架不存在造孔剂残留和起表皮现象,孔隙分布均匀、连通性好且形貌美观。由于现阶段对致孔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多孔支架的制备较难重复和控制。但该法确是很有潜力的多孔支架制备方法。 采用气体发泡与粒子沥滤结合法制得呈絮状形貌的孔隙结构。孔径主要通过致孔剂颗粒的尺寸来调节,孔隙率主要由致孔剂含量决定,柠檬酸水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溶剂种类等主要影响多孔支架的孔隙结构及其力学强度。该法兼备了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和热致相分离法的优点:制备过程简单,节能;孔隙分布均匀,连通性好;孔径、孔隙率易于调控。但有少量的致孔剂残留和起表皮现象,孔隙形貌欠佳。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认为气体发泡与粒子沥滤结合法在目前更适合于制备骨组织工程用聚合物多孔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