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其作用峻猛,有“将军”之称,是临床上应用极其广泛的一味重要中药。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湿热痢疾、黄疸、淋证及瘀血诸证。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导泻,利尿,保肝,抗炎,抗癌,止痛和抗氧化等作用。大黄的传统药用部位为地下的根及根茎,然而产量巨大的地上部分茎和叶,却被当作废料大量丢弃,不仅污染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为促进资源的持续利用,对其地上部分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前期分离得到的一些蒽醌类化合物进行了抑制HepG2细胞活性的筛选。本文采用RP-18 Flash MPLC、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MCI柱色谱、SephadexLH-20、prep-HPLC、重结晶等分离技术共分离纯化得到36个化合物,应用1H-NMR、13C-NMR、2DNMR等波谱学方法结合HR-MS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了其中30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11个蒽醌类化合物,11个黄酮类化合物,2个吲哚类化合物,3个糖类化合物,1个烷烃类化合物,1个色原酮类化合物及1个核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S1)、大黄酚(S2)、大黄素甲醚(S3)、大黄素-8-甲醚(S4)、芦荟大黄素(S5)、6-羟基芦荟大黄素(S6)、山奈酚(S7)、槲皮素(S8)、kaempferol-3-O-[6"-O-(3-hydroxy-3-methylglutaroyl)glucoside](S9)、山奈酚-3-O-芸香糖苷(S10)、1-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S11)、正二十七烷(S12)、异牡荆素(S13)、槲皮素-3-O-刺槐双糖(S14)、2-甲基-5-甲氧羰甲基-7-羟基色原酮(S15)、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S16)、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S17)、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S18)、儿茶素(S19)、色氨酸(S20)、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S2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S22)、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S23)、芦丁(S24)、金丝桃苷(S25)、3-[1-(β-D-glucopyranosyloxy)ethyl]-1H-Pyrrole-2,5-dione(S26)、8-[(2-O-α-L-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oxy]-3-hydroxy-9,10-Anthracenedione(S27)、2-O-β-D-fructofuranosyl-α-D-allopyranose(S28)、2-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S29)、对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S30)。其中,化合物S26、S27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S9、S10、S11、S14、S20、S21、S28、S29、S30 为首次从大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大黄素、大黄素甲醚、6’-乙酰基-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6’-乙酰基-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对HepG2细胞表现出了明显的细胞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