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证实了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在所有情感因素中,焦虑是最突出的因素。焦虑是沮丧的一种衍生情绪,心理学领域的焦虑不同于语言焦虑。焦虑又称心理异常,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是由于对危险性或威胁性事物的预期而产生的一种恐惧不安的情绪状态,其中含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等成分。语言焦虑,即外语学习焦虑是指:语言学习者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指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又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归因理论由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之后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在韦纳成功将成就动机和归因有机结合起来后,归因理论被广泛运用到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中。针对语言焦虑和归因,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将归因理论和学习者语言焦虑结合起来的研究比较有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作者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中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语言学习焦虑及其焦虑归因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1)大学生的语言焦虑情况如何?2)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性格大学生的语言焦虑水平有无差异?3)造成大学生语言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次实证研究的对象为120名来自成都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学生,其中理科生60名,文科生60名。本实验采用的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的设计参考了霍维茨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主要用于测试学生的语言焦虑状况。第二部分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8类可能引起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情形;2)12种可能有助于减轻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方法。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语言焦虑问题是大学生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性格和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的语言焦虑水平有明显差异,而不同性别大学生语言焦虑水平无明显差异;引起中国大学生语言焦虑的因素主要有:担心在外语课堂说错被同学笑话,英语考试焦虑,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课堂缺乏自信,过去失败的外语学习经历等。这些因素大部分为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