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垃圾管理是我国城市管理的一大挑战,面对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我国政府逐步认识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对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重要作用。2000年我国在8个城市开始尝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到目前为止,试点主要实施于当地的居民小区,效果还不理想。个体行为的实施通常是其有意识的思考和选择后的结果,这个过程会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实施同样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预。因此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公众的行为规律,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改进现有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更好的引导公众进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高校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可以通过在高校中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制度,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现有家庭及未来家庭参与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中,进而实现在全社会普遍推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制度的目标。因此,以高校学生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可以为高校乃至全社会推广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制度提供对策建议。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确定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行为态度、主体规范、知识和对系统的认知为影响高校学生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潜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研究假设和调查问卷。通过对在北京市高校发放问卷所获取的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发现主要影响高校学生进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因素包括:学生的性别、学生周边亲朋好友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学生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态度和实施该行为的意愿、学生掌握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学校对学生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教育、学校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学校的相关基础设施等。分析出目前高校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主要有: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缺乏有效管理、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陷以及学生缺乏全面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最终,依据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在高校推广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制度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完善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和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在高校的普及等,以期为全社会推广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制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