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乳头瘤病毒是一广泛存在的病毒,可以引起良性(低风险型)和恶性的(高风险型)皮肤或粘膜的皮损,但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机制还不清楚。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能和朗格汉斯细胞,T淋巴细胞,病毒本身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可能与部分患者的某些基因出现甲基化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关。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出现人乳头瘤病毒易感可能与EVER1/2基因的突变有关。【目的】本论文通过研究尖锐湿疣患者DNA甲基化和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中朗格汉斯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人乳头瘤病毒相关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角度研究尖锐湿疣的发病和DNA甲基化之间的关系,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对51例尖锐湿疣患者及47例正常对照进行实验,观察对人乳头瘤病毒易感的EVER1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对尖锐湿疣和EVER1基因甲基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病人中朗格汉斯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以研究细胞因子在其发病中的作用。选取10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病人的皮损,对其表皮中朗格汉斯细胞的表面标记分子CD1a和CD83,及与免疫反应相关的IL-10,IL-23和CD86三种细胞因子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表达,同时以10例正常人的眼皮标本作对照。【结果】尖锐湿疣组中甲基化阳性率为13.73%(7/51),部分甲基化率为17.65%(9/51),非甲基化率为68.62%(35/51),总的甲基化阳性率为31.38%。正常对照组的甲基化阳性率8.51%(4/47),部分甲基化率为2.13%(1/47),非甲基化率为89.36%(42/47),总的甲基化阳性率为10.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所有组织中均可见到CD1a阳性表达的朗格汉斯细胞,未见CD83阳性表达的朗格汉斯细胞,且CD1a阳性的朗格汉斯细胞的计数在EV组较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分布不均匀。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组中IL-10,IL-23和CD86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为阳性,而正常组有1例IL-10阳性,其余均为阴性;病例组中三种细胞因子的评分为3-6分,而正常组除了IL-10中的1例为3分,其余均为0分;病例组中三种细胞因子的阳性率为(++)-(+++),而正常组中除了IL-10中的1例为(++),其余均为(-),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组三种细胞因子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甲基化发生率为31.3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尖锐湿疣的发生可能和EVER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相关。在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组中CD1a阳性的朗格汉斯细胞的变化和CD83的不表达说明朗格汉斯细胞的功能可能受到抑制,使其不能转变为成熟状态并刺激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从而造成了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而IL-10,IL-23和CD86的阳性表达说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发病还可能和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