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许昌市的经济发展增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地矛盾加剧。城市的建设对当地的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因素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伤害。为了保证可持续产业与资源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使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华夏文明发源地,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相对较小的中原地区的许昌市来说意义重大。基于经典的生态承载力理论,采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分析了许昌市的生态情况,同时用动态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公式,计算出了许昌市的生态承载力,得出其生态承载力在不断下降。本文也用动态生态足迹理论预测了许昌市未来10年的生态足迹,为许昌市未来的生态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以许昌市为例,运用经典的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水资源的供给与消费和环境的容量与负荷四个方面,得出了许昌市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数据显示:许昌市近年来生态赤字显著,生态承载力不足,生态功能水平薄弱,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基于对许昌市的生态情况研究,文中探究了本区域在城市生态承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问题出现的深刻原因,同时围绕上述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意见。本文同时还指出了生态足迹理论的不足之处,提出动态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公式。通过计算许昌市从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论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并对2016-2025年的生态足迹作出预测,发现许昌市的生态承载力不够、生态水平太低,由此作者对许昌市城市生态承载力建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畅想。本文的研究不仅能指导许昌市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对其他城市的生态规划及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它能够以点带面地为整个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而能为国家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