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执政官选举:以公元前64年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64年执政官的选举是罗马共和国晚期选举历史上最典型的选举案例之一,它鲜明地体现了共和国的选举制度以及当时政治社会的运行。 本文对前64年罗马执政官的选举进行具体探讨:首先讨论了成为执政官候选人的资格问题;接着分别详细地介绍和评价前64年主要候选人的背景; 通过对选举机构--百人团大会的体制、结构、运行进行论述,揭示出候选人在竞选中应该注意的因素; 然后,结合百人团制度,分析三位主要候选人的实际竞选策略; 最后,通过对竞选结果的分析来揭示罗马社会运行规律。 为了维护共和国宪制,成为执政官候选人有比较多的资格限制。 在年龄、任期间隔、申请时间、资历、申请地点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审核执政官候选人资格的事务主要是由第一执政官实际负责,但是,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这是因为元老院在国家政治中有着核心灵魂的位置。 当申请人获得执政官候选人资格,穿上白色托袈之后,选举就进入了游说选民的白热化时期,这个阶段,候选人根据不同地区选民的选票分量的差异,展开了激烈的选票争夺战。 经过紧张的游说期后,百人团选举大会上的选举决定着候选人的成败,前64年选举的结果是,新人西塞罗和新贵安东尼乌斯当选,贵族喀提林则落选。 从这简单的选举结果背后,我们能够以小见大,在共和国貌似公开公正的选举当中,实际上潜规则盛行; 在当时貌似平静的共和国体制中,很多威胁的因素已经在成长,例如,土地问题、公民权问题等等,共和国已经处在危险的境地。
其他文献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古老的传统社会在外力刺激和内力作用下,社会政治逐渐转型。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无疑都程度不同地推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