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87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Landsat5遥感数据为基础和依据,结合野外调查,应用RS和GIS技术,通过对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多伦县湿地信息的提取,利用GIS技术空间分析功能对多伦县湿地面积变化和湿地景观向非湿地、湿地向湿地景观之间的相互转移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湿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最后针对湿地保护提出对策,为农牧交错区湿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1987-2010年23年间,多伦县湿地共减少了1350463.42hm2。其中,1987-2000年间,变化最大的湿地是沼泽湿地,共减少了511266.75,变化率为1.74%;河流水库湿地,共减少2800.89hm2,变化率为0.12%;2000-2010年间,沼泽湿地减少839614.82hm2,变化率4.81%,河流水库面积呈现增加趋势,增加3219.04hm2,变化率为0.18%。(2)从景观类型的变化可以看出,在1987年到2000年间多伦县的湿地面积主要转向林地、草地和耕地三景观类型,向其他类型的转移不足1%。但从总体来看,多伦县林草面积仍处在减少、沙地面积增加、植被盖度降低的变化趋势;与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间,湿地向非湿地的转移,主要向林地转移,占到总转移面积的63.08%,其中有林地占到27.16%,灌木林地占到35.92%,向草地和耕地转移面积分别占21.76%和14.60%,向其他类型转移占0.56%,多伦县林草植被增加,沙地面积减少。在1987-2010年湿地向非湿地转移过程中主要是沼泽湿地向非湿地转移,其中1987-2000年和2000-2010年沼泽湿地向非湿地转移面积的分别占96.53%、93.74%,河流水域湿地向非湿地的转移面积只分别占总转移面积的3.57%、4.36%。(3)从多伦县土地利用与覆被转移变化来看,2000年是一个转折点。从景观格局的转移来看,1987-2000年湿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分析结果显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是造成湿地面积萎缩的主要自然因素。人口增加,放牧压力的增加是湿地面积向林地、草地和耕地转移的主要人为因素。2000-2010年湿地大面积向林草转移,这个转移主要是国家政策的导向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气候干旱和气温升高也不容忽视。(4)通过遥感手段对多伦湿地进行动态监测,根据多伦县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生态类型区的特点,合理科学的对湿地开发利用进行规划,生态建设的同时考虑生态需水;其次,湿地保护在加大宣传和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的同时推进湿地立法。
其他文献
每到夏季,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这两天,传来了两条好消息。$$一条是,从6月19日至7月4日,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组成的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
报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批男性劳动力加入到城市务工和经商的行列,多数农村妇女因其自身和家庭的原因留守在家,农业女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
<正>为了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特别是在血清阴性 RA 中的意义。选择2004年1月至 2006年1月住院的247例 RA 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 215例,年龄17~86岁
会议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特别是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120例感染性疾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民族表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形成了包括线条、笔墨及图式结构等一整套绘画语言和技巧,其笔墨力度、韵味和气息也是艺术家表
目的测定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 m RNA(MMP-7 m RNA)、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分子A(s MI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与侵袭转
目的研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运用克龄蒙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诊治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所有患者均
本文分析了关于链条从光滑桌面下滑问题的常见错误解法,求解得到链条脱离桌面的条件。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以细胞抗氧化水平为指标,比较研究一种花色苷元矢车菊素(Cy)和其对应的花色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对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采用噻
化妆品的使用肤感等主观宣称主要依靠感官评价对其进行验证。感官评价实验是人们用来唤起、测量、分析及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而感知到物质特征、性质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