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频繁出现在我国南部沿海水域,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棕囊藻爆发性增殖时会产生巨大数目的胶质、糖和溶血毒素,同时消耗大量溶解氧,造成鱼类大面积死亡,其释放的二甲基丙磺酸(DMSP)和二甲基硫醚(DMS)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之一,因而棕囊藻赤潮的有效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菌治藻”为思路,以广东沿海发生频率高、范围广的赤潮原因种球形棕囊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珠海赤潮高发区海域采集水样,从中筛选高效的海洋溶藻细菌,开展溶藻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溶藻作用方式探讨、溶藻前后藻形态的变化、溶藻细菌胞外活性物质分离的理化性质,推测溶藻可能发生机理,旨在为球形棕囊藻的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从分离纯化得到的17株细菌中筛选出溶藻效果最好的一株B1,溶藻率达95.6%,平板观察细菌B1菌落呈圆形,直径3~4mm,稍有隆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乳白色不透明,为革兰氏阳性(G+)菌,单个排列,杆状。电镜观察下菌体为杆状,大小为0.7~0.8μm×2.0~2.2μm,无鞭毛。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B1进行序列分析,得到溶藻细菌Bl PCR扩增产物的长度分别为1542bp,在GenBank中的菌株编号为1465471,登录号为JN228893;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表明,溶藻细菌B1与多株芽抱杆菌的16S 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属于芽抱杆菌属。(2)根据绘制的B1生长曲线,处于稳定期的B1菌株液和胞外滤液都具有较好的溶藻效果,表现出良好的溶藻稳定性。B1是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方式对棕囊藻生长产生抑制,当额外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2216E营养液时,细菌会释放出溶藻活性物质。活性物质的产生是依赖于营养的提供,并且溶藻能力大小与溶藻物质的浓度成正相关。B1无菌滤液能在短时间内破坏藻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含物质溶出,进而使整个藻细胞溶解。球形棕囊藻单体细胞的死亡过程为:细胞膜破裂—细胞质溢出—色素分解。(3)分离浓缩B1菌胞外活性物质进行分析,溶藻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小于3.5KD,能用乙醇沉淀法分离去除部分杂质,三种有机溶剂(正戊烷,甲苯,乙酸乙酯)中只有乙酸乙酯可以萃取到少量的活性物质,活性物质极性较强。胞外分泌液中的溶藻活性物质有较广的温度适应性,在一定的pH范围内保持较强溶藻能力,将胞外分泌液调节在pH为9.0条件下溶藻能力增强,适宜pH为6.0-9.0,增加或降低pH,溶藻能力均下降。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由此推测该活性物质为含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非生物活性分子,不属于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