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岩芯观察描述、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下亚段的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标志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时空展布规律。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利用△log法、总有机碳法,结合沙三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和地震资料,识别出了沙三下的层序界面,并在沙三下内部识别出了7个准层序。通过单井层序划分、连井剖面追踪对比,建立了现河地区沙三下亚段的层序地层格架,将沙三下亚段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层序的顶界在地震上对应为T6’反射层,底界对应T6反射层;在层序内部识别出7个准层序,其中准层序1(PS1)到准层序4(PS4)构成了湖侵体系域,准层序5(PS5)到准层序7(PS7)构成湖退体系域。最大湖泛期出现在准层序4(PS4),由一段灰黑色油页岩、深灰色泥岩、灰质泥岩构成。通过岩芯观察、测井、录井资料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在沙三下亚段中识别出三角洲相、近源滑塌浊积扇、远源滑塌浊积扇、洪水浊积扇、滩坝等沉积相类型。其中,三角洲前缘砂、滑塌浊积扇和洪水浊积扇为本区的主要储集砂体。在平面上,研究区内的沉积砂体展布呈现明显的分区性,近源浊积扇、远源浊积扇和洪水浊积扇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中部和北部,而三角洲沉积和滩坝沉积只是发育在研究区的南部。研究区内存在若干条北北东方向的水道,水道中及其附近发育近源滑塌扇、远源浊积扇及其洪水浊积扇沉积,其余位置主要为弱沉积及无沉积区。总体而言,洪水浊积扇规模最大,其次为近源滑塌扇,远源浊积扇等成因的砂体薄、规模也较小。在层序地层格架下,对研究区内的沉积相演化进行了研究。储集砂体的发育受到层序发育的控制,在湖侵体系域的早期和湖退系域的早期出现两次浊流沉积的高峰;三角洲沉积则只发育在湖退体系域,随着湖平面的下降,沉积物供应能力增强,三角洲的分布范围有明显的增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