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原发性肝癌(HCC)和动静脉畸形(AVM)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创伤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作为微创治疗的一种新手段,具有创伤小、简便、安全、疗效高和并发症少等多种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传统的栓塞材料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如功能单一、药物释放快、缺乏X光显影性及栓塞剂返流等。因此,开发新型多功能栓塞材料成为TAE领域研究的热点。聚乙烯醇(PVA)具有成球性好、易化学修饰和复合改性,以及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基于PVA构建了三种新型多功能栓塞微球,并对其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通过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了非那雄胺/聚(羟基丁酸戊酸酯)(FNS/PHBV)载药微球,然后采用油包水包固(S/W/O)乳化交联法将FNS/PHBV微球包埋到PVA/壳聚糖(PVA/CS)微球基质中得到FNS/PHBV@PVA/CS药库型微球。采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微球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NS/PHBV@PVA/CS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球形和单分散性,其平均直径为238.1μm,单个微球中包埋了多个FNS/PHBV载药微球,药物和微球热稳定性良好。通过HPLC法测得FNS/PHBV和FNS/PHBV@PVA/CS微球的载药量分别为20.5%和5.0%,包封率分别为61.4%和81.3%。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FNS/PHBV@PVA/CS微球无明显的药物突释,呈现长时间内持续释药的特性,释放时间可达到51天。细胞毒性和溶血率测试表明这种复合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体内动物栓塞实验证实了该微球能有效堵塞兔耳中央动脉,并能引起兔耳组织渐进性缺血坏死。以上结果表明,FNS/PHBV@PVA/CS微球在BPH的介入栓塞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通过反相乳化法结合热诱导相分离(TIPS)技术制备了多孔PVA(PPVA)微球,接着,在铈盐引发下对苯乙烯磺酸钠(SSS)接枝聚合到PPVA微球上,得到接枝的PPVA-g-PSSS微球。通过一系列理化性质的测试表明PPVA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孔结构的物理参数可以通过淬火温度进行调节。SSS在PPVA微球上成功接枝,在微球的表面和内部均可见PSSS颗粒的沉积,当负载DOX后(DOX@PPVA-g-PSSS),可明显观察到颗粒层厚度增加且更加密实。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测试表明,PPVA微球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且不会引起溶血。载药速率和体外药物释放测试结果表明,PPVA-g-PSSS微球相对于PPVA微球具有更快的载药速率,且在体外具有较低的药物突释和长时间的药物缓释性能。此外,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DOX@PPVA-g-PSSS微球对Hep G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兔耳栓塞实验结果显示DOX@PPVA-g-PSSS微球能引起兔耳组织缺血性坏死,且随着时间延长组织坏死的区域增大,DOX在兔耳组织中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浓度。这种新型药物缓释体系有望提高HCC的治疗效果。(3)为了构建一种兼具X光显影和促凝血活性的PVA基栓塞微球,首先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Ba SO4纳米颗粒作为X光显影剂,然后通过S/W/O乳化交联法将不同含量的Ba SO4纳米颗粒包埋到PVA/CS微球中得到Ba SO4/PVA/CS复合微球。体外X光显影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微球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显影性,且显影强度随着Ba SO4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该微球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且不会引起溶血。凝血酶共价负载到Ba SO4/PVA/CS微球上后,通过FESEM表征观察到凝血酶均匀分布在微球的表面,且体外凝血性能测试表明凝血酶@Ba SO4/PVA/CS微球具有较好的促凝血活性。兔耳栓塞实验结果表明Ba SO4/PVA/CS微球具有良好的X光显影稳定性。Ba SO4/PVA/CS和凝血酶@Ba SO4/PVA/CS微球行动脉栓塞后均能引起兔耳组织缺血坏死,且随着栓塞时间延长组织坏死情况更加严重。这些结果表明了凝血酶@Ba SO4/PVA/CS微球在临床介入栓塞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PVA构建了三种新型多功能栓塞微球,这些微球具有物理栓塞、药物治疗、X光显影和促凝血等多种功能,在BPH、HCC、AVM和大咯血等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