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在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个人通信方面,需要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飞速发展,到2002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用户数。移动通信的下一步是走向容量更大、速率更高、功能更强的4G。除了多媒体业务,未来移动通信还要实现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和全球性的服务。移动通信用户对通信的内容以及通信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对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速率和通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当今无线通信技术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热点。 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来估计通过有噪声的符号间干扰(ISI)信道传输的数字数据序列。当信道未知并快时变时这种技术的实现就变得很有挑战性。信道失真会引起符号间干扰(ISI),如果不采取措施,会产生高误码率,这在设计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时是不允许的。而且,大部分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都会有信道失真。为了减少由于信道失真引起的接收信号中的符号间干扰(ISI),本文在面向通信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对符号间干扰(ISI)信道下的最大似然序列检测(MLSE)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结论并且使用通信仿真技术对这些结论在可能的应用环境下进行了证明。 本文第一章概述了最大似然检测技术。简要介绍了最大似然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及应用,最大似然检测技术的特点和Viterbi算法。阐明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指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随后的几章中就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仿真研究。论文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从对发送接收信号的分析建立系统模型,根据接收数据序列的统计特性提出采用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技术来对通过有符号间干扰(ISI)信道传输的数据序列进行检测估计,使得错误概率最小。并提出将原本用于卷积码解码的Viterbi算法移植过来实现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本章是第三章的基础。第三章根据已提出的基本理论详细讨论了在已知的符号间干扰(ISI)信道下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技术的实现原理,对在这种情况下的Viterbi算法进行了具体描述,并分析讨论了其性能。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具体的信道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分析讨论。验证Viterbi算法实现的正确性,对Viterbi算法在不同信道下进行仿真实现和分析,并与其它均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