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育并推广节肥的小麦品种是实现减肥增效的一个有效途径。大量研究已经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磷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某些小麦品种的氮、磷农学效率可相差一倍以上。然而,不同小麦品种氮磷效率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从不同的小麦群体中筛选出来的氮磷高效小麦品种可能并不一致,在氮磷高效小麦品种的筛选过程中应该考虑种植区域的特殊性。本论文首先研究了适宜在渭北旱区种植的15个小麦品种的氮磷效率差异情况,后通过建立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施肥量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小麦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和施磷量,筛选出了适宜在陕西旱地种植的节肥小麦品种。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氮效率进行研究,发现偃展4110和长旱58的氮吸收和氮回收效率均较高,为氮吸收高效品种;潍麦8号、烟农19、尧麦16和隆平203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籽粒氮利用率、地上部氮利用率均较高,为氮利用高效品种。2.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磷效率进行分析,发现皖麦68的磷吸收和磷回收效率较高,为磷吸收高效品种;尧麦16、隆平203和长旱58的磷肥偏生产力、磷农学效率、籽粒磷利用率以及地上部磷利用率均较高,为磷利用高效品种。3.氮吸收利用高效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较高,磷吸收利用高效小麦品种在不同施磷水平下均较高。4.15个小麦品种中,川麦104等8个小麦品种的施氮量与产量的关系符合线性平台模型,而西农3517等7个小麦品种的施氮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线性平台模型或二次函数模型。川麦104等7个小麦品种的施氮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符合线性平台模型,而晋麦90等8个小麦品种不符合线性平台模型或二次函数模型。15个小麦品种的施磷量与产量或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均不符合线性平台模型或二次函数模型。5.从最佳产量来看,尧麦16、长旱58、烟农19的最佳施氮量最低,分别为113.8kg/ha、96.7 kg/ha、125.1 kg/ha;从最佳经济效益来看,尧麦16、长旱58、烟农19的最佳施氮量最低,分别为105.1 kg/ha、83.4 kg/ha、112.8 kg/ha。综合来看,尧麦16、长旱58、烟农19是节肥小麦品种。总体来看,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氮磷效率差异明显,氮磷高效小麦品种一般在多个氮磷施肥水平下仍然为高效小麦品种。从最佳产量和经济效益角度,尧麦16、长旱58和烟农19等3个小麦品种为节肥品种,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