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甚至全球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最近欧美等发达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汇率的变动势必会对中国进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着力对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两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不同影响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较好的政策建议。绪论部分本部分首先对论文选题的大致背景进行了描述。我国在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后,特别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而进入了人民币汇率“6时代”以来,我国汇率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变,进而对进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接着本部分对论文研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本文通过对固定汇率制度和浮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通过对二者的相互比较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较好的政策建议,以此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后本部分还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的重难点以及本文的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综述本部分首先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介绍。国内的一部分学者认为ML条件在中国并不成立或仅仅处于临界值;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ML条件在我国长期是成立的,而且一些学者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影响是否存在时滞效应进行了分析。其次本部分对国外的文献进行了描述,发现国外学者的观点与国内大致是相同的。紧接着本部分对国内外文献中观点有惑解和异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理论概述及模型构建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在分析中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如一价定律,PPP理论,马歇尔勒纳条件(ML)和J曲线效应等,特别是对ML条件在升值条件下对直接标价法的汇率进行了数学公式方面的推导。接着本部分对固定汇率制度下和浮动汇率制度下所需要进行检验的各个变量分别构建了模型,其中对数据的来源及处理进行了特别的说明。最后提出了本文处理数据的一般方法。第三部分实证检验本部分在“弹性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模型,并在EVIEWS6.0上对1994年到2005年的数据(其中汇率为实际有效汇率)进行ADF检验,EG两步法检验,得出人民币汇率与我国的进出口存在着协整关系。然后对模型进行误差修正,得出我国进出口需求弹性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不能显著地影响着我国的进出口。与此同时,本文还对2005年7月到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其中汇率为名义有效汇率)进行ADF检验、JJ检验,得出在汇率制度变革的过程中,我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影响了我国的进出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滞后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对我国的进出口调整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即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存在时滞效应。第四部分实证结果分析本部分分别对固定汇率制度下进出口需求方程的误差修正模型和浮动汇率制度下进出口需求的标准协整方程以及时滞效应进行了分析。为本文的政策性建议做了铺垫。第五部分政策性建议本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为我国政府今后对汇率制度的调整提供一些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