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而探究IL-33与癌组织或癌旁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及各项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用以分析IL-33、MVD、LVD与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青岛市立医院因NSCLC于胸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25例患者,通过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男性的患者有88例,女性的患者37例;年龄范围为44至77岁;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6月30日或者患者死亡时间。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判断IL-33、MVD、LVD在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IL-33在癌组织内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分析。IL-33表达量与NSCLC患者的生存关系用Log-Rank检验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05的结果进一步采用进入法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最终找到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利用免疫组化量化评分结果显示:IL-33在NSCLC患者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多于癌症组织内;而患者癌旁组织中的IL-33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程度、T分期存在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中IL-33的表达情况与LVD的表达情况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内IL-33表达情况与MVD的表达情况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IL-33的表达水平、患者年龄、肿瘤的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MVD、LVD的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3的表达水平、患者的年龄、淋巴结的转移状态、MVD、LVD的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旁组织中IL-33的表达情况、淋巴结的转移状态、肿瘤的T分期是影响患者O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的转移状态、肿瘤的T分期是影响患者DF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淋巴结的转移状态、肿瘤的T分期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癌旁组织内的IL-33、MVD、LVD的表达水平与NSCLC病人不良预后有关。因此,对于NSCLC患者积极进行肿瘤标记物的筛查及定期规律随访治疗,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