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进程中患侧上肢肱二头肌、拇短屈肌及第一骨间背侧肌做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m,s EMG)变化和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以及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和健侧与正常者双上肢的肱二头肌、拇短屈肌及第一骨间背侧肌做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之间的区别机制,以期为临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例脑卒中患者及10名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记录所有受试者双侧上肢分别做肘屈、拇屈、食指外展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拇短屈肌、第一骨间背侧肌的s EMG信号,并针对患者患侧在康复进程中跟踪记录;采用简式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和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肌力,计算s EMG信号的均方根值(RMS)、中值频率(MDF)及与FMA-UE、MMT的相关性。结果1.正常对照组左右侧所检三块肌肉各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侧所检三块肌肉的RMS既小于健侧,也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所检三块肌肉的RMS均大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侧所检三块肌肉的MDF小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肱二头肌的MDF小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拇短屈肌、第一骨间背侧肌的MDF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肱二头肌的MDF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拇短屈肌、第一骨间背侧肌的MDF大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侧所检肌肉的RMS、MDF随康复日程延长呈上升趋势,且末次监测值大于首次监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FMA-UE评分、徒手肌力评分(MMT)与上肢所检肌肉的RMS值、MDF值均呈正相关。结论1.脑卒中患者的健侧上肢肌电信号异常,也表明健侧上肢亦不正常,提示在康复治疗中不能忽略健侧上肢的康复训练。2.采集脑卒中偏瘫上肢s EMG能直观地体现患者偏瘫上肢康复过程中神经肌肉活动变化,可作为一种更定量化的康复评估手段。3.跟踪采集脑卒中偏瘫上肢s EMG既可以反映其功能康复进程,又可以反映肌力水平和运动功能水平恢复,为制定针对性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方案提供理论指导及依据。4.用s EMG不但作为跟踪评估方法相较传统的评估量表有优越性,同时可望作为一种跟踪的反馈治疗,这将是以后寻找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