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对建筑形式生成的研究——基于语义学的研究方法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ff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传统继承为大背景,提出现代建筑的传统继承应该是意义和精神层面的继承。传统意义和精神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传统的哲学,其本质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具有传承性,因此这样的二种思维方式将对建筑形式产生影响。 究竟传统思维方式是如何对建筑形式产生影响的呢?于是引入了符号学中的语义学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语义学涉及到两个概念: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e),分别对应建筑形式和传统意义。这样,就从语义学方向上建立了传统意义和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从传统意义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生成的研究中得出普遍的生成规则,进而研究如何将这一普遍的生成规则运用到现代建筑创作中去。 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二、三章为理论部分,对文章概念的界定及语义学的相关概念陈述;第四、五章为分析部分,分述符号的所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本质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符号的能指--传统建筑形式,分析传统建筑形式是如何通过传统文化生成的;第六章为应用部分,着重通过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研究现代建筑中传统意义的表达方式。 通过传统意义生成现代建筑形式即为现代建筑传统继承的关键和根本。
其他文献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老龄化逐渐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出不同要求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城市与建筑的面貌。老年人作为一个逐步壮大的群体,必然要求更多地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解决二战后的住房危机,法国在城市郊区建设了大量大型社会住宅区.然而,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大型社会住宅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被称为“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已经危机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积极应对这些问题,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被
高层建筑因其对现代城市人口剧增与城市用地紧张之间矛盾的有效解决以及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的优势,在许多城市建设中成为主角。然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使
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面临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压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率先需要解决的即是居住和就业问题。农村人口进城,造成流动人口的增加,就流动人口的居住现状而言,大量的农民工因城市房价过高,以及政府未提供足够的公共住房等原因,选择居住在以“城中村”为代表的非正式的租赁住房当中。面对我国城镇化的状况,政府采取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
美国是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地区,其对城市设计的研究包括城市中心、居住区等十分广阔的领域。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新城市主义代表了当前美国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潮流之
园林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载体,可以表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点。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济南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农村地区的快速稳步发展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有关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的政策和举措。建设社会主义
贵州屯堡源于明初政府调北征南、控守西南的军事策略,大量汉族移民从江南、中原等地区迁入黔中建屯立堡,实行戍边屯垦。在其发展过程中虽受到自然社会环境、特殊的聚落功能性质
本文以明代山西城市城池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方志资料中明代山西城池建设信息的搜集、梳理,结合现存山西明代城池探讨其建设的规律,并尝试找寻规律背后的原因。文章以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