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从储蓄消费到借贷消费,人们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变革。诞生于2018年的网络热词——“隐形贫困人口”因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城市青年的入不敷出、炫耀享乐、阶层固化等时代特性而受到网友热捧。他们先赋资质有限、社会资本缺乏、抵御风险能力差、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话语表达的管道相对狭窄,只能通过网络社区聚合起创意、身份、价值等方面的族群形态、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网络媒介、社会公众和商业形态使用特殊的词汇、符号和语构方式,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对“隐形贫困人口”的生活方式、工作内容以及消费行为进行评价,形成了大量与“隐形贫困人口”相关的网络话语,从而构建起无形的且有聚揽性和区分性的“隐贫”话语体系。本文正是基于网络中产生了大量关于“隐贫”话语的基础之上,将其话语放置于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收集、整理微博、知乎、豆瓣等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与“隐贫”话语相关的文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隐贫”话语进行文本分析和传播过程分析,初步完成“隐形贫困人口”青年的整体画像,得出集体对于“隐形贫困人口”的群体认知。同时,本文选取社交平台中的“隐贫”青年进行深度访谈,得出其自我认知情况。随后,将集体认知与自我认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探析出城市青年亚阶层的发展诉求,勾勒出“隐贫”青年在面临权力关系、社会文化和代际差异等问题时,其背后的心灵“贫困”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