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南段的重要矿床,矿床成因长期以来存在不同认识。许多学者先后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过研究,但对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深入细致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从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入手来进一步探讨了矿床的成因。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带,三江褶皱系南部,处于保山微板块中滇西昌宁一孟连裂谷段南段的澜沧裂谷,是多种地质构造环境交替演变的地区。经野外调查发现,矿区有两大含矿岩系,即浅部的碳酸盐岩含矿岩系及深部的火山岩含矿岩系:①碳酸盐岩含矿岩系成矿元素主要以Ag、Pb、Zn、As等元素为主。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囊状产出,与地层呈穿插关系,显后生特征,此类矿体是老厂矿床的主要矿体类型之一;②火山岩含矿岩系上部主要成矿元素为Fe、Pb、Zn、Ag,以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叠加热液成矿作用形成。下部主要成矿元素为Cu、Fe、W、Sn、Mo,为与隐伏花岗斑岩侵入作用有关的矿体。矿床受到了火山喷流沉积及隐伏花岗斑岩侵入作用的影响,因此矿床在水平、垂直方面上都出现了分带性,同时也显示出了与火山及断裂的密切相关性。因此也造成了成矿多期次,成矿物质多来源的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①矿区各时代地层中Pb、Ag都较富集,可能为矿区Pb、Ag成矿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矿区的花岗斑岩明显富集Cu、Mo、Ag、Sn,Pb、Zn等元素,尤其是Cu显著富集,是Cu成矿的主要原因;②黄铁矿从低—高温条件下都有形成,兼具沉积成因、热液成因和火山成因,并有改造痕迹。方铅矿、闪锌矿的形成主要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少量方铅矿与沉积改造作用有关,说明方铅矿在早期存在部分矿化,而后期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对原有矿化进行了富集改造。③铅锌矿石既与火山喷流沉积作用有关,又与花岗斑岩侵入作用有关,显示混合成因。火山喷流沉积形成部分块状硫化物矿体,但主成矿作用为花岗斑岩成矿作用。研究显示,滇西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应属多期同位成矿,主要以火山喷流沉积叠加隐伏花岗斑岩热液成矿作用为主。早石炭世的火山喷流作用带来了部分Fe、Pb、Zn等成矿物质,形成了部分块状硫化物矿体。花岗斑岩的后期侵入带来了Cu、Pn、Zn、Fe、W、Sn、Mo等成矿物质,富集、叠加并改造了原有矿体,同时斑岩体本身形成了钼钨矿体,深部其与围岩的接触带近处形成了铜钼矿体,浅部则形成了银铅锌矿体。造山运动使矿区地势抬升后,矿区顶部的碳酸盐岩受风化剥蚀裸露于地表,大气降水则通过碳酸盐岩中的裂隙下渗至含矿带,同时受隐伏斑岩侵入的影响,斑岩提供的热源造成地下水下渗后被加热、循环,不断淋滤出碳酸盐岩、火山岩和花岗斑岩中的成矿物质,使得矿体继续变富。通过以上作用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老厂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