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经受着“去组织化”的压力和挑战,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对于此,我们党牢固树立重视基层、强基固本的思想,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推进整顿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探索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有效治理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经受着“去组织化”的压力和挑战,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对于此,我们党牢固树立重视基层、强基固本的思想,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推进整顿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探索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有效治理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实践调研获取的案例资料作为支撑,以党的十八大以来集中整顿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为研究对象,引入“再组织化”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经验与优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成因、现实表现和现实危害以及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治理路径及治理成效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总结凝练出治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一般性经验。首先,结合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历史背景、理论资源和实践特征阐明“组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经验与优势所在;其次,结合案例资料分析“去组织化”因素影响下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生成背景、现实表现及现实危害。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再组织化”路径治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具体包括资源重组、制度重塑、队伍重建、组织重构。最后,总结当前所取得的治理成效。实践证明,以“再组织化”路径治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不仅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实现组织振兴,还能进一步强化“一核多元”基层治理体系下的党建引领作用,为推进基层有效治理提供组织保障。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综合性呈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学者们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者”材料的视野中,而对“他者”之镜像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相对较少。《申报》是近代中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报纸,本文选择《申报》这一“他者”的记述,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观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体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提供镜鉴。本文
“忠诚于人民”是政治忠诚的内涵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集中体现,寓于党的建设的各个部分,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也均有体现。它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意识和人民立场之上,彰显党全身心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要始终坚持“忠诚于人民”,教育年轻干部要“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并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制度对人民民主的保障,运用制度体系规范党
中国对外合作机制是中国以构建者身份、主动建立旨在协调稳定中国与各成员国合作关系的国际合作机制。2001年江泽民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对外合作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在利益相关领域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自此,以上海合作组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金砖国家峰会等为典型代表,中国对外合作机制建立并发展。新时代,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澜湄合作机制等的
城乡建设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与治国理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关于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得以不断丰富与发展,战略性解决城乡问题也一直是重中之重。在时空流转的变革中,城乡关系的形成与确立演绎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要求,并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城乡地理空间战略。从纵向构建来看,中国共产党城乡地理空间战略包括“农村包围城市”、“城乡二元结构”、“城乡良性互动”、“城
<正>我公司熟料煅烧系统煤磨规格为Φ2.6m×(5+2.5)m,生产能力为13~15t/h,配备电动机功率为560kW。在生产过程中该系统频繁发生爆炸事故,给生产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影响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1煤磨系统工艺流程该系统利用篦冷机的热风(温度控制在320℃)对进入煤磨的原煤(水分≤12%)进行烘干,经过粉磨后的煤粉出磨气体温度控制在60℃,被带入选粉机进行分选,合格的煤粉被输送到钢仓储存
蕲春解放以后,新政权积极推动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变革。而当社会秩序渐趋稳定,农业生产逐步恢复之际,1954年,长江流域遭遇罕见洪灾,蕲春受灾尤重。面对灾情,蕲春县委和政府的处置颇有远见,通过救灾过程中人力物力集中的机会,将救灾工作与当时的重点任务——农业合作化,适时亦有效地结合起来。水灾发生之初,蕲春县委和政府立即发起应急救灾行动,避免水灾造成重大民生危机,并通过救灾工作中对农业合作组织地位的不断强
“三线建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时期的内迁职工是“三线”建设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精神风貌是“三线建设精神”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三线建设”时期的内迁职工的精神风貌,对于研究、传承和弘扬“三线建设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以102工程指挥部的内迁职工为个案,探讨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内迁职工精神风貌的生成机制、精神特
此次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由此带来的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使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不仅如此,国际舆论也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在疫情期间对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外交活动进行了报道与评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更加需要坚守初心,发挥凝聚全球党派共识的独特功能,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履行自身国际责任,推动全球共同抗疫;学界也更加需要不断总结政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位居世界首位。在中国企业开拓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外派员工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协助海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承担知识学习和转移的职能,还要传递母公司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然而,我国企业跨国发展起步较晚,对外派员工的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加之受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党群关系的现状直接反映了我国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实施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为了摆脱贫困,解决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贫困规模底数不清、扶贫目标不准、扶贫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我国开展了长达8年的精准扶贫工作。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群众路线的价值理念与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