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L-甲硫氨酸(L-Met)对PVC导管体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细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1、构建PVC导管表面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体外膜型:通过结晶紫测定技术监测生物膜的形成过程。2、用未用药对照组(0μM)和 0.125μM、0.25μM、0.5μM、1μM、2μM、4μM L-甲硫氨酸(L-Met)浓度培养基对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培养72小时,加入PVC引流导管,构建体外PA生物膜模型,于培养72小时后使用XTT测定病原菌生长动力;分别于培养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时结晶紫半定量测定生物膜形成厚度;于培养72小时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表面病原菌的分布、结构。3、在含铜绿假单胞菌TSB培养基中加入PVC引流导管培养72小时形成成熟生物膜后,分别更换未用药对照组(0 μ M)、混合用药组(0.5 μ ML-Met+2.5μg/mL环丙沙星)、甲硫氨酸组(0.5 μ M L-Met)、环丙沙星组(2.5 μg/mL环丙沙星)培养基继续培养24小时,使用XTT测定病原菌生长动力;结晶紫半定量测定生物膜形成厚度;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表面病原菌的分布、结构。[结果]:1、结晶紫检测在构建体外PA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发现,6~48小时()D570值曲线呈上升趋势,48~72小时曲线呈略微出现下降。2、XTT 检测显示 0.125μM、0.25μM、0.5μM、1μM、2μM、4μM L-甲硫氨酸组OD450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结晶紫检测显示仅有0.5μM L-甲硫氨酸组OD570值在培养6~24小时曲线呈上升趋势且各时段低于对照组,24~72小时呈降低趋势,72小时OD57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0μM、0.125μM、0.25μM、1μM、2μM、4μML-甲硫氨酸组OD570值曲线于6~48小时呈上升趋势,48~72小时达到平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4、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仅有0.5μM L-甲硫氨酸组中PA生物膜中病原菌聚集成团的现象有明显减少,可见浮游状态的细菌呈散在分布,立体网状结构破坏。其余各组PA生物膜中病原菌聚集成团,其外周被浓厚的纤维素样黏液物质所包绕,菌体间有黏液丝样物质,立体网状结构未改变。5、在构建PVC导管PA生物膜体外模型后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小时后,XTT检测发现混合用药组OD450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构建PVC导管PA生物膜体外模型后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小时后,结晶紫检测发现甲硫氨酸组和混合用药组OD570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7、扫描电镜显示混合用药组PA生物被膜中细菌呈散在分布,浮游状态的细菌明显减少,菌体的形态破坏;可见一些散在的碎片样物质,细菌外周的浓厚纤维素样黏液物质及菌体之间黏液丝样物质消失,立体分层的网状结构亦消失。[结论]:1、PA能在体外PVC导管表面形成生物膜。2、L-甲硫氨酸可以抑制PVC导管表而PA体外生物膜的形成,并可分解已形成的生物膜,但L-甲硫氨酸对PA未见杀伤作用。3、L-甲硫氨酸(L-Met)可提高PA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故可考虑通过低浓度环丙沙星联合L-甲硫氨酸来治疗PVC导管表面PA生物膜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