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煤矿巷道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基于能量理论的锚杆加固机理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增加,开采范围的扩大。地震、矿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随机煤矿灾害事件也不断涌现,煤矿巷道的稳定问题变得极为重要。探索地震、矿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巷道与围岩的破坏规律和加固机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煤矿巷道的地震响应及加固问题,相似材料的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两种研究手段。巷道围岩体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是研究的难点。本文采用相似材料实验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煤矿巷道的地震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应力波能量分布的锚杆加固机理。主要研究方法及结论如下:(1)巷道围岩模型相似材料的振动台实验。按照相似比1:50制备了直墙拱形、圆形、梯形三种截面形式的巷道围岩模型,在全功能微电脑四度空间振动台上对模型施加正弦波来模拟地震作用。当围岩无支护时,圆形巷道发生破坏所需的时间是拱形的1.5倍,是梯形的1.67倍。这说明,三种截面下,圆形巷道抗震性较好。这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对围岩进行锚杆支护后,圆形巷道破坏的时间是无支护圆形巷道的1.5倍,有锚杆支护的直墙拱形巷道破坏时间是无支护拱形巷道的1.25倍。这说明锚杆支护后,围岩的整体性增强,抗震性提高。在有衬砌支护时,圆形巷道破坏时间是无支护巷道的1.33倍,衬砌支护的直墙拱形巷道的破坏时间是无支护巷道的1.5倍。这说明衬砌支护也可有效提高围岩的抗震性能。(2)利用ANSYS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了地震作用下直墙拱形、圆形、梯形三种巷道截面围岩的数值模型。计算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三种截面的巷道围岩都会受到压应力、正负剪应力的反复作用,而圆形巷道抗震性最好,其实质是圆形巷道在地震过程中基本不受到拉应力作用,而梯形和拱形巷道还会受到反复的拉应力作用。峰值加速度相同且都适用于Ⅱ类场地的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巷道拉压应力及剪应力会偏向±45°或对称分布,且其分布规律受地震波类型的影响,这与振动台实验中围岩裂纹偏向于45°的结果相似。与地上结构不同的是,地震波输入加速度与围岩响应输出的加速度并不是成线性关系。地应力对巷道围岩的影响关系为:在侧压力系数λ ≤1时,巷道顶板和底板受压,两腰受拉。当λ>1,巷道顶板和底板受拉,两腰受压。在影响围岩塑性区大小的锚杆参数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锚杆截面面积。(3)提出了锚固体能量传递理论。不考虑能量转化和能量损耗,由能量守恒定律,岩体包含的总能量不随时间改变。因此,如果该能量在任意时刻t的分布面积越大,则单位面积所承载的能量越小。由此提出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如下:锚固体并非阻隔了应力波的传递,而是同一时刻使相同的能量分布在更大的面积上,从而削减了单位体积锚固体所承担的荷载。推导出应力波分布增大面积系数k。根据应力波在介质中的分布规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推导了同一时刻锚固体纵波或横波分布面积相对于无支护原岩的增大系数k,从而实现了应力波作用下“锚固体能量传递理论”的数学量化。在求解锚固参数时,达到了以应力波波速替代岩体中不易测取的力学参数(剪切模量G,强度E、泊松比)的目的。(4)提出振幅衰减法和分布面积增大系数法来确定锚固参数。在应力波分布面积增大系数k完成推导后,再借鉴工程类比法和函数映射法的思想,提出了振幅衰减法和分布面积增大系数法来确立锚杆参数的两种新方法。并采用已有传统悬吊法对这两种新方法进行了验核分析。最终将新的锚固参数计算方法应用于七台河煤矿巷道的锚杆支护设计中,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锚固参数计算新方法可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工程应用可靠。
其他文献
在关注环境的同时,保持企业稳步持续发展,是当下钢铁企业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运用“技术效率”评价方法,评价环境约束下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这一做法有效地将环境与钢铁企业发展纳入统一架构。文章沿着“评价指标识别——评价模型构建——技术效率评价实证研究——技术效率制约因素研究及敏感性分析——技术效率提升路径”的逻辑主线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环境约束、企业经营范式、效率评价等相关理论知识,严格遵循钢铁企业
高瓦斯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时,下分层卸压瓦斯大量涌入采空区导致上隅角瓦斯超限事故频发。亭南矿主采4#煤层是高瓦斯特厚煤层,针对该煤层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频繁超限难题开展了下分层水平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下分层水平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对高瓦斯特厚煤层瓦斯治理具有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下分层布置抽采钻孔需要考虑采动过程中钻孔的稳定性、下分层卸压瓦斯运移规律以及钻孔抽采影响范围、抽采效果等
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矿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尾矿问题。尾矿年排放量巨大,但利用率较低,其资源化综合利用已成为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等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论文针对新华钼尾矿开展了“多矿物分离富集与高效洁净利用”研究,结合钼尾矿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实验室可选性试验研究,确定了钼尾矿梯级加工利用的研究方案,实现了钼尾矿多矿物分离富集,并利用节能矿物的陶瓷原料-透辉石
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是破坏程度最严重的事故之一,而瓦斯爆炸冲击波及火焰锋面可能会二次点爆其他位置积聚瓦斯,加速火焰锋面及冲击波传播,并能产生更高的超压,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实验研究瓦斯爆炸冲击波规律过程中也发现,冲击波在管道中传播呈非线性衰减,而1m3瓦斯/空气预混气体在1 atm、20℃、瓦斯浓度7%、电火花点火及无障碍物影响条件下激波传播6m依然具有引爆瓦斯的能量,为避免瓦斯爆炸诱导
刨煤机作为开采薄与极薄煤层的大型采煤设备,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整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是直接影响煤炭的开采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刨煤机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生成了刨削深度修正系数及刨削速度修正系数的拟合公式。针对传统刨刀截割载荷模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刨削深度修正系数与刨削速度修正系数对传统的刨刀三向载荷公式进行修正的方法。利用刨煤
地震波在场地传播中产生相干效应、行波效应及衰减效应,这些效应随场地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酒杯型输电塔线体系具有柔性高、跨度大、非线性强以及空间耦联性突出等特点,使得地震有可能引发该结构体系多阶振型响应。抗震规范对此类空间结构,明确提出应按单点一致、多点、单向多点及多向多点输入进行抗震计算,多点输入时应考虑地震波行波效应等要求。因此,在考虑场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酒杯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地震响应分析尤为重要。
应急物资储备库是应急救援的依托载体,是服务于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设施。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是应急设施选址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关应急救援的紧迫性和应急物资分配的及时性。自然灾害及各类突发灾害事件的破坏力和中国现阶段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物资储备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及选址不合理凸显的事实,迫切要求应急管理部门加快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而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优化模型的构建和应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瓦斯含量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困难,导致矿井瓦斯灾害频发。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煤层地应力和瓦斯含量增大,渗透率进一步降低,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日益严重。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技术的研究与实施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解决煤矿瓦斯灾害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损伤力学、断裂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结合煤层物理力学特性和渗透率特点,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井下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液
矿井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事故之一,瓦斯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给煤炭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对采集的海量瓦斯监测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深度挖掘,寻找瓦斯浓度内部隐含的规律性特征,实现瓦斯浓度的智能预测是瓦斯灾害防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法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矿井瓦斯智能预测系统的拓扑架构,构建了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
影像运动目标跟踪是目前国内外在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重要且传统的研究问题,近五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直到目前也是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根据过去的研究历史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可知,影像目标跟踪虽然得到了长时间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但是在复杂背景下的影像目标跟踪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视频影像中存在的目标形状变化、遮挡及三维影像信息较少等因素对目标跟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