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 App. et Wollenw)侵染引起的辣椒根腐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部分地区由于该病的危害,轻者辣椒减产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目前对土传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以杀菌谱广、见效快的化学药剂防治,但病原菌极易对其产生抗药性,导致化学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造成农药残留量增大、生态平衡被破坏,已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寻找新药剂或更有效的途径防治土传病害极为重要。筛选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是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然而,不当的分离筛选方法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且筛选的菌株应用到田间防病效果差甚至无效。本文旨在通过一种快速有效的分离筛选方法,从黑龙江省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能够防治辣椒根腐病的拮抗细菌;且对辣椒安全,具有促进生长的潜力;并明确了其分类学地位。采用平板对峙试验—胚根试验—盆栽试验的系统筛选方法,以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从黑龙江省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4株拮抗细菌,分别命名为菌株D221、II621、15-1-1、19-2-3。选取菌株D221、II621、15-1-1进行研究。盆栽防病试验表明,在播种期分别采用灌根、浸种及移栽期采用灌根的施用方式,拮抗细菌D221、II621、15-1-1均能够有效防治辣椒根腐病(F. solani),移栽试验的防效分别为73.18%、72.67%、70.86%;菌株D221、II621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效显著高于15%恶霉灵AS,菌株15-1-1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效与15%恶霉灵AS防效相当。对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norum)、大丽花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腐皮镰孢菌(F. solani)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拮抗细菌D221、II621、15-1-1均能够促进种子发芽并提高发芽的整齐度,显著抑制病原菌(F. solani)孢子萌发,进而抑制其对辣椒种子的侵害;促进辣椒胚根伸长,胚根分别增长34.33%、37.61%、33.83%。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D221、II62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15-1-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D221、II621、15-1-1的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序列号分别为JF495161、JF495162、JF49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