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芯片的制程在不断地降低,从2001年的130 nm制程,发展到2012年的22 nm制程,再到2021年最近试产的3 nm制程。制程的不断降低极大地提升了经典半导体芯片的计算能力。但是随着晶体管大小逐渐接近原子尺寸,半导体芯片的正常功能受到量子力学的干扰,摩尔定律也因此逐渐失效。为了避免计算能力的发展陷入瓶颈,科研人员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量子计算。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芯片的制程在不断地降低,从2001年的130 nm制程,发展到2012年的22 nm制程,再到2021年最近试产的3 nm制程。制程的不断降低极大地提升了经典半导体芯片的计算能力。但是随着晶体管大小逐渐接近原子尺寸,半导体芯片的正常功能受到量子力学的干扰,摩尔定律也因此逐渐失效。为了避免计算能力的发展陷入瓶颈,科研人员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量子计算。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量子计算已经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也由此进入了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计算时代。目前量子计算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继续提高量子处理器的集成度和性能,提高量子纠错的能力,向着可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发展;另一个方向是积极寻求能够容忍噪声,可以在当前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处理器上运行的,有实际用途的量子算法,并以此构建专用的量子模拟机。通过将待模拟量子系统的哈密顿量与量子模拟机系统的哈密顿量进行对应,可以在量子模拟机系统上运行量子模拟算法,快速模拟待模拟量子系统的动力学过程。量子模拟算法具有抗噪声能力强、所需比特数少、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是最有希望拥有近期用途的量子算法之一。本文作者在博士期间主要从事量子模拟在超导量子计算系统中的实验实现工作。为了构建超导量子计算系统的核心器件——超导量子处理器,作者明确了集总电路参数与量子比特参数间的关系,以此完成了超导量子处理器的设计图。并依照此设计图,利用平均能量弛豫时间大于40微秒的微纳加工工艺,制备出高性能的超导量子处理器。超导量子计算系统中还包括测量与控制系统。根据周围环境和测控信号对超导量子处理器的具体影响,作者和同组成员搭建出一套低噪声的处理器测试环境和高精度的信号产生与传输系统。遵循测量与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超导量子比特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一系列对超导量子处理器进行基本性能标定和精细校准的实验方法,并通过此实验方法确定了处理器性能指标是否达到模拟实验的要求。至此,量子模拟实验实现的硬件需求已被满足。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了解待模拟量子系统的动力学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作者利用python语言独立开发了量子比特阵列的动力学经典仿真系统,并以此进行小规模多体量子系统的动力学过程仿真。此仿真系统为量子模拟实验既提供了理论结果参考,又提供了误差分析工具,保证了量子模拟实验的正常进行。量子模拟实验实现的软件仿真需求也由此得到满足。软硬件需求都得到满足后,作者可以开始量子模拟实验,针对具体的物理系统进行模拟研究。在多体量子模拟中的遍历相与局域相研究中,本文作者和实验合作者利用一维链12比特量子处理器编码遍历相与局域相的耦合系统,并以此模拟耦合系统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其物理性质。通过测量占据数、相关函数、和局域长度等物理量的随时间演化关系,可以明显观察到耦合系统的邻近效应对局域相系统中局域性的破坏,这是首次在实验上观察到了驱动系统中的邻近效应。除了对一维量子系统的模拟外,本文作者和实验合作者还在8×8二维阵列量子处理器上进行了二维量子随机行走的量子模拟。不仅成功模拟了二维量子随机行走的动力学过程,而且利用处理器的可编程性定义粒子传播路径,首次成功在超导系统中观察到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干涉条纹。两个模拟实验的成功实现,证明了量子处理器硬件、测控环境、标定与校准方法、仿真软件的可靠性。这为后续物理模型模拟、量子化学模拟、新材料设计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也为未来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的改进与发展提供了方向。
其他文献
火焰面弯曲,火焰周围气流不稳定,以及流体流动使火焰面产生法向或切向应变等作用,均会使火焰面产生拉伸率。通常,地面常重火灾中火焰常以高拉伸率扩散形式存在,而航天器微重火灾中火焰则常以低拉伸率扩散形式存在。火焰高低变拉伸率动态转换过程在常重、微重火灾中也均有发生。驻点扩散火焰因其较为均匀、一维的火焰结构,便于拉伸火焰观测且含丰富的参数信息。因此,驻点拉伸扩散火焰成为燃烧与火灾学领域重要和长期的研究课题
随着互联网的多元化发展,各类应用特别是音频视频类数量大幅增加,传统的TCP拥塞控制算法无法满足当前互联网应用较高的网络传输需求。在这一背景下,Google提出了一种基于瓶颈带宽和往返传播时间(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 trip propagation time,BBR)的混合拥塞控制算法。BBR拥塞控制算法实时测量网络瓶颈带宽和最小延迟,通过计算带宽延时积(Ba
量子信息物理学是量子物理学和经典信息科学交叉融合所产生的新兴学科,通过将量子物理学中描述微观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态叠加原理、量子非局域性、不可克隆原理等)应用到计算、通信和测量领域,便催生出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个炙手可热的前沿学术研究热点,更重要的是它们展现出了经典计算、传统通信和经典测量技术无可比拟的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本文围绕线性光学量子系统,通过发展高亮度、高全同性的自发
ATLAS(A Toroidal LHC ApparatuS)实验是位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上的通用对撞粒子物理实验。从2008年LHC运行起,ATLAS共收集160 fb-1积分亮度的质子-质子对撞数据,对撞能量为7,8和13 TeV。基于这些数据,ATLAS发现了 Higgs玻色子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精确测量了标准模型的多个过程,对包括超对称粒
为了研究土工织物加筋细粒红土的力学特性,制备了非饱和状态的红土试样。使用大型三轴仪,对不同加筋层数的红土在不同围压(30,50,100 kPa和150 kPa)及不同含水率(26.4%和34.4%)下进行三轴固结排水排气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二维模型模拟红土加筋前后三轴试验时土体的破坏状态,分析了其加筋机理及加筋后强度变化的内在原因。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对加筋土挡墙进行了数值模拟
Ti6Al4V5Cu合金是一种新型医用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抗菌性能、优异的耐蚀性能、更高的强度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合金中添加了 Cu元素,易造成粗大和脆性的Ti2Cu相沿晶界析出,导致材料的塑性显著降低。此外,钛合金作为一种植入型骨科承重材料,在临床上有很多疲劳失效的案例,所以提高Ti6Al4V5Cu合金的疲劳寿命会增大其使用安全性,有助于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本文设计并制备出核壳结构的微纳米晶Ti6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增多,用户需要获得更多的网络服务来满足应用需求,而网络运营商往往通过专门的网络设备,即中间件(Middlebox),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负载均衡器、QoS监视器、视频转码器、网关和代理都是中间件的实例。然而,使用硬件中间件提供服务存在价格昂贵、管理复杂、灵活性差等缺点。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应运而生,利用软件实现网络功能,即虚拟网络功能(VNF),实现了低成本、高灵活、模块化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台风及其诱发的多灾害正逐步演变成为沿海基础设施、能源设施、生命线系统等的重要威胁。特别对于沿海的工业区域,台风诱发的洪水、强风、强降雨会进一步触发工业事故,非线性地放大事故的后果,进而给生命财产和自然环境带来空前的灾难。目前国内外对台风触发技术灾难(属Natech事件范畴)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原生灾害与次生衍生的多灾害之间耦合机理尚不清晰,多灾害触发工业设备灾变
量子计算可以解决许多经典计算无法完成的重要问题,因此吸引了广泛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分解2048位整数的通用量子计算机需要数千个量子比特和数十亿个Toffoli门,因此通用量子计算必须使用量子纠错码。量子纠错码对设备有极高的要求,还需要长期的技术发展。基于现有的没有量子纠错的设备,可能在特定任务上实现相比经典计算机的量子加速。如果量子加速足够大,以至于任何经典计算机都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解决这个任务,
围绕分子磁性材料,论文开展了单分子磁体和自旋交叉配合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能研究,以期合成高性能的单分子磁体,探索磁弛豫的影响因素,合成新颖的单分子磁环以及新型自旋交叉配合物并揭示自旋交叉行为的来源。我们合成了高有效能垒的稀土单分子磁体;探索了不同抗衡阴离子对磁弛豫动态学的影响;功能化了 Dy3单分子磁环;合成了新型自旋交叉金属液晶配合物。除此之外,我们还尝试将配合物分子沉积到基质表面,探索基质对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