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与灵敏度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能质量是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在负荷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电能质量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电力监管的内容之一,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对改善电力系统的供用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依据国家电能质量标准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相关标准,建立了能够反映现代电力系统负荷对电能质量需求的评价指标体系。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整合了各单项电能质量指标,以反映电能质量的总体水平。现有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中,通常根据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指标权重,而专家的有些经验更适合用模糊方法来描述。在此背景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FAHP)确定电能质量的指标权重,构造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互补判断矩阵,并通过计算三角模糊数期望值的方法得到指标权重,然后运用简单加权法整合电能质量指标权重及监测数据,对取自不同电能质量监测点的监测样本进行综合评估和等级评定。  鉴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评估层面,提出了基于相对熵集结模型的电能质量群体综合评估方法。首先由不同电力专家分别给出各待评估监测点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值向量,然后依据相对熵的概念及其优化原理建立了电能质量群体综合评估的相对熵集结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与所有个体评估结果具有最高一致性的群体综合评估结果。之后,为了使得到的电能质量群体综合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基于熵的思想对该结论进行可靠性分析,并构造了可靠性量化指标。对于不满足可靠性水平的群体综合评估结果,需要不断调整各电力专家的个体评估结果,最终使群体综合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达到满意程度,并通过算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进一步,提出了基于FAHP的灵敏度分析方法,用于定量分析指标权重和指标值的变化对电能质量等级评定的影响,得到了导致各监测样本电能质量等级变化时对应的所有指标值及指标权重的临界值,可用以引导供用电双方采取合理的供用电决策。最后,采用山西长治和广东深圳地区10kv配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GPS技术、数据储存与处理、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谐波量测系统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应用。谐波状态估计技术就是利用有限的、已配置的谐波量测量来估计谐波在电网的分布情况,从而对电网进行实时的谐波监测。但由于谐波量测设备造价高,大量的谐波信息使得存储和运算的成本增大,人们以期利用数量较少的谐波量测配置,估计出电网中谐波源电流。尤其在谐波量测配置为欠定的情况下,运用传统的状态估计技术估计谐波源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仅基于本地信息的传统后备保护配置和整定变得越来越困难。相量测量单元(PMU, phasor measurement unit)的发展为广域后备保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PMU可以同步测量配置点的母线电压和进出电流向量,但是考虑经济性,并不能在所有线路的两端都布有PMU,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有限PMU配置下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本文首先对已有的广域后备保护
我国现行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采用的是单相工频供电方式,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三相负载不平衡、无功、谐波污染问题,此外牵引网电分相的存在制约着重载和高速铁路的发展。虽
电力系统安全约束最优潮流(Security-Constrained Optimal Power Flow,SCOPF)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应对各种预想故障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电力系统中大量可再生能源的渗透,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运行中一个巨大的挑战之一。由于集成变量众多,在日常运行和控制里,可能会发生越来越多非计划的故障和扰动,从而造成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编排运行方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