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叶枯病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胆叶枯病是龙胆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发病率高,经济损失大。目前针对龙胆叶枯病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本文首次明确了龙胆叶枯病病原,对龙胆种子带菌检验与处理技术、病害的流行与预测进行系统研究,从种子处理方法、种苗处理技术、农业防治措施、化学农药防治等方面,建立了有效防治龙胆叶枯病的技术体系,筛选出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同时研究了药剂防治对龙胆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使防治技术能够提高龙胆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为龙胆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首先通过症状、病原形态和接种试验确定引起龙胆叶枯病病原菌为链格孢真菌Alternaria sp。本实验对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进行了研究,根据一年中不同时间t的病情指数y运用CurveExpert软件建立数学模型,找到了可以反应二者关系的最佳数学模拟模型-逻辑斯谛模型,并通过病情变化与环境(温度、湿度、雨量)因子结合,应用软件建立病情与温度、雨量、湿度的回归方程:Y1=-0.150X1+1.436X2-0.855X3-6.843(R1=0.8603,R2=0.4528,R3=0.2544) Y2=-0.126X1+1.325X2-0.832X3-15.263 (R1=0.7689, R2=0.5163, R3=0.1956) (Y1为三年生龙胆病情指数;Y2为两年生龙胆病情指数;X1为温度;X2为湿度;X3为降雨量),可作为预报的模型。种子处理技术研究发现,药剂处理以施加乐500倍,多抗霉素300倍,甲托300倍,世高1000倍,代森锰锌5000倍可以完全杀死病原菌,并且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太大的影响。并进行了染菌后的药剂处理验证,再次确定了上述药剂的抗菌作用。本试验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对龙胆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以不同株距玉米在龙胆畦两侧进行间作,发现以50cm间作密度时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51 %,为防治龙胆叶枯病有效的农业措施。种苗药剂处理防治龙胆叶枯病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处理种苗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施佳乐400倍液效果最佳,其防治效果达到79.8%,其次是世高,防效为70.1%,最差为甲托,防效为44.1%。对20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建立了毒力回归方程,测定了EC50和EC100。发现各药剂对龙胆叶枯病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25%施百克对龙胆叶枯病病原菌的抑制率最强,EC50为0.92μg/mL,EC100为10μg/mL。其次为10%世高EC50为1.78μg/mL,EC100为200μg/mL,而70%甲托则是最差EC50为5623.41μg/mL。田间药效试验证实清点1000倍液效果最好,防效高达63.7%,其次是世高1000倍,防效62.2%。根据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测定龙胆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一步评价所筛选的杀菌剂对龙胆质量的影响。以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为指标,施用化学农药防治龙胆叶枯病,会影响龙胆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对于对照组有的会增加有效成分含量,如金雷、世高等杀菌剂,有的会略有下降,如阿米西达等。
其他文献
复方血塞通滴丸是由三七、葛根与山楂提取、纯化的有效部位,滴制而成的现代中药制剂。具有治疗中风偏瘫、淤血阻络证的作用,主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等。本实验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葛根素、芦丁为参照峰,分析10批样品,确定了22个共有峰,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国家药典委员会2004A版)》评价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建立了该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然后对通过单味药材,阴性对
本文介绍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标准制定情况,对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的重点试验项目进行解析,主要提出谐波电流试验以及充电机输出试验的具体试验方法,并将《NB/T 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