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团体中获得了心理满足后对团体产生的向往倾向或亲和力。研究大学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优良班风、学风、校风,有利于为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关于凝聚力的研究大部分是借鉴西方管理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定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运动团体和军事团体等对象群体,以学校班级团队为研究对象的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心理学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基于大学生评价的大学班级凝聚力构成、不同类型大学生对班级凝聚力的认识差异以及不同凝聚力班级的特征差异等等。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文献检索、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收集问卷条目、编制初始问卷,并通过预试和项目分析,对问卷进行修订,形成正式调查问卷。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班级凝聚力的五因子结构模型,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本研究还通过方差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群体大学生对班级凝聚力认可的差异性,并通过个案研究比较分析了强凝聚力班级和弱凝聚力班级的特征及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增强措施等。研究结果表明:1.编制的《大学班级凝聚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基于大学生评价的大学班级凝聚力特征由组织认同、管理支持、人际和谐、集体参与、团队业绩五个维度构成。2.基于大学生评价的班级凝聚力总体特征及个别子特征维度在性别、专业类别、所在年级、学生干部经历四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家庭所在地、学习成绩以及是否独生子女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强凝聚力班级与弱凝聚力班级在团队业绩、人际和谐、集体参与、管理支持等方面存在特征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班干部和辅导员的作用、班级交流和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的共同目标、同学关系的协调、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措施主要有:第一,明确班级的共同目标,确定班级的发展方向。第二,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干部的领导作用,为班级带好头。第三,班级应该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类型的活动比赛。第四,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