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印度的逻辑学——因明,为世界逻辑学说的发展抹上了浓浓的一笔。因明以陈那为界,有古、新之分,以论辩为主,并服务于论辩。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过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古因明中的过论。《遮罗迦本集》所列过失名目共十七种,名目繁多且无章可循,但这是关于因明过论最早的文献,为因明过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便心论》在一定程度上比《遮罗迦本集》略胜一筹,更清楚地阐述了语善、语失、似因非因等过失,将负处增加到十七种,并第一次提出二十种相应品,这是误难的雏形。《正理经》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过失加以总结,过失主要包括疑惑、似因五种、诡辩、误难二十四种及堕负二十二种。《如实论》总结古因明诸师的论著,第一次提出将似因分为不成、不定及相违三种的观点,使古因明的过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瑜伽师地论》中讨论的过失只涉及堕负,包括舍言、言屈及言过三个方面。古因明中有关过失的理论在逻辑语言及思维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古因明迈着沉重的步伐不断前行,历程格外艰辛。第二章阐述新因明中的过论。陈那对古因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过论分为似能立与似能破两大部分,似能立是似宗、似因、似喻,将古因明杂乱无章的误难整理为十四类,称为“十四过类”,即似能破,并取消了负处。法称的《正理滴论》改造了陈那论师的“因三相”,在继承似能立的基础上,简单地提到了似能破,并未提及负处。第三章阐述古、新因明过论的差异。古、新因明的发展一脉相承,但从古因明发展至新因明,也有许多变化。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环境的不同、知识的不断进步,因明过论不仅有名称、分类标准之差异,也有内容的增减。不仅古、新因明有差异,在古、新因明各自的体系内部也存在着差异。第四章阐述当今学术界对因明过论的分析。过论,相当于西方逻辑史上的谬误论,在三大逻辑体系中,因明对谬误的分析是最全面、最严密的。在论辩理论不断发展的今天,因明过论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从不同角度重新划分因明过论,运用数理逻辑、非形式逻辑分析因明过论,有利于使因明过论服务于现代社会。因明过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古因明到新因明的发展过程也遇到众多障碍,是现代一笔巨大的财富。若置若罔闻,将是当今一大损失;对因明过论进行剖析、改革,使其服务于当今社会,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