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化心理学为研究视角,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文化、心理与禁忌的内在关联进行综合考察的理论研究。
通过对禁忌的含义、功能以及它与心理关联的内在机制的考察发现,无论是“taboo”,还是汉语中的“禁忌”,其含义主要在于“禁止”,强制性意味较浓。从人类的内心深处来看,还存在着主体的,情感的,个体对自我的紧张约束。禁忌在具备心理保护功能、心理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加剧人们的惰性与恐惧心理。由此,对禁忌的考察不能忽视文化因素,因为文化、心理与禁忌三者存在着内在关联。欲望的禁止、强制性内化的意识.行为规范以及非理性的解释共同构成了禁忌与心理关联的内在机制,三者有机构成,缺一不可。
禁忌本身不属于自我,但它却对自我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自我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产物,因此社会性互动是禁忌对自我构成作用的发生语境。禁忌对自我的构成作用以及对自我的整饰都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禁忌在自我构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从自我的认同、自我与他人的交往以及欲望的克制等三个方面规范着自我。在规范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主要有神圣时空秩序的保护中体现心理平衡;人际交往秩序的维护中实现人际平衡;趋-避冲突的平衡。在自我相对形成以后,禁忌对自我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将一系列“不准”注入到人们的身心,使其得到强制性内化,并且渗透到潜意识中支配着人们的言行,也通过“自我”-“他者”建构与变换体现时空转化中自我的流动。
文化、心理与禁忌的关联是多方位的,本研究从禁忌与自我构成的关系进一步扩展到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禁忌与心理,即由基本的存在论语境,到实践领域里的仪式行为、日常话语及文化适应。禁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行为,人们对生存的强烈渴望与对死亡的极其恐惧使得有关生-死主题的禁忌颇受关注。乱伦禁忌不只是局限于日常生活的交往规则,它关涉到生命存在的本身。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对“模棱两可”状态的不认可及趋吉避凶的精神胜利是禁忌所蕴含心理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意义不同,文化适应带给人们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对禁忌规则的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