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文学的视野里,王安忆是我国相当成熟、非常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时期文学开始,二十多年来,先后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至今还保持着不断生长和变化的状态。王安忆作为一名生活在上海的都市女作家,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却始终对乡村和乡村书写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写下了一系列典型的反映乡村生活、乡村意象的小说。本文认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在进行都市书写的同时,始终自觉地进行乡村书写,这主要源于她的乡村情结,而且,她的乡村情结贯穿了王安忆小说创作的整个过程,并在各个阶段的书写中得于显现,引领着小说创作的不断变化和延展。文本主要是从王安忆的乡村情结、乡村书写的意蕴特征和审美嬗变以及乡村书写的叙述方式,叙事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一、乡村情结: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乡村情结为王安忆打开了一个独特的叙事空间,而且以典型的乡村题材这种显性形态,反映乡村生活、叙写乡村故事,同时,以乡村意象和隐喻等隐性形态出现在王安忆的都市题材书写中,并对乡村情结的生成原因作了细致的分析,认为王安忆早年的乡村经历和经验,童年的记忆和母亲茹志鹃的影响,以及她的文学个性追求等因素,合力凝聚成王安忆的乡村情结。 二、乡村书写:意蕴特征与审美嬗变。主要论述了乡村书写的主题意蕴表达与审美呈现出的嬗变状态和过程。乡村书写以乡村为表现背景,展示人们在乡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乡村书写并不仅仅是乡村题材的写作,而是在乡村题材的基础上,浇铸了书写者的乡村情思和价值判断。首先,乡村书写表现乡村真实生存状态,从“伤痕”描述到批判指向,又从乡村的温情礼赞到精神家园的建构。其次,乡村书写呈现乡村作为一种审美形式,王安忆在小说创作中,寻找生活的形式,她寻找到了村庄(乡村)作为审美的形式。再次,乡村书写与都市(上海)书写互为镜像。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论述王安忆的乡村书写与都市书写的关联,两者互为镜像、相互渗透、相互映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确立了乡村书写的内核与本质、都市书写的民间形态,确立了城市与乡村的日常生活,也找到了城市与乡村的表达方式。 三、乡村书写:叙述方式和叙事特征。主要是用叙述学理论方法,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途经等角度分析王安忆乡村书写中叙述方式的选择与变化过程,以及对王安忆乡村书写所追寻的“四不”叙事特征进行阐释。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乡村情结,己成为了她小说创作的想像和叙事的现实资源、精神资源和美学资源。并推动着乡村书写持久地进行着,造就了王安忆在当代文学中的实绩和地位。她的乡村书写意蕴特征与审美擅变,以及艺术上的革新、变化追求,为当代文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