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糖调节受损状态(IGR)和2型糖尿病(T2DM)人群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2)分析IGR和T2DM人群主要证型与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对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88例以及门诊和体检中心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6mmol/L的人群行OGTT试验。收集IGR和T2DM人群一般资料及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并对IGR和T2DM患者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的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并根据各组间中医证候及sVCAM-1的水平,组与组间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1)在114例IGR患者调查研究中发现,IFG患者有32例,IGT患者有60例,IGT合并IGT患者有22例。在所有的IGR患者中,痰湿质有37例;阴虚质28例;气虚质26例;血瘀质23例;在所有的IGR证候分布中患者人数由多到少分别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2)就sVCAM-1而言,各IGR各体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 P<0.05);各体质间比较,按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痰湿质与气虚质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在88例T2DM患者调查研究中发现,T2DM中医证候分布中气阴两虚证34例,气滞血瘀证30例,阴虚热盛证24例。在所有的T2DM证候分布中患者人数由多到少分别是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热盛证。(4)T2DM各证型组在病程上不尽相同,按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逐渐上升,其中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在病程方面,明显高于阴虚热盛证,差异有显著性(P<0.05);(5)T2DM各证型sVCAM-1均高于对照组,而在各组证型中,sVCAM-1按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6)T2DM在2型糖尿病证候中,合并有血管并发症的证候的患者数量又高到低依次是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其中,气滞血瘀证合并有血管并发症为30例,气阴两虚证合并有血管并发症为21例,阴虚热盛证合并有血管病变者3例。(7)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8)在2型糖尿病组中,s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受损者、糖耐量减退者、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退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sVCAM-1水平的升高有如下变化:对照组<空腹血糖受损者、糖耐量减退者<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退者<2型糖尿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是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耐量减退组两组间s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1)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可能为IGR人群的主要体质。(2)sVCAM-1在IGR各体质中的水平不同,提示sVCAM-1可作为IGR体质辨识的一个参考指标。(3)sVCAM-1在2型糖尿病各证型中水平不同,提示可将sVCAM-1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指标。(4)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中,在早期以阴虚热盛证为主,而到了中后期则以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为多见。(5)在2型糖尿病中,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中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依次升高。(6)sVCAM-1可作为糖代谢紊乱患者血瘀证辨证和监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参考指标之一。